请问31岁遴选迟不迟?
当然不迟!
这玩意儿还有啥可考虑迟不迟的,趁着能考的时候抓紧时间考啊~
你要知道:层级越高越香!!
市级机关,普通人混到最后顶多是个正处级;
乡镇机关,普通人最后退休能混个正科级就算不错了。
所以,你放眼未来,考虑自己的个人追求,若是想要更好的生活水平,更高的职级职称,唯有遴选这条路可走。
三十出头也正是奋斗拼搏的年纪,通过自己的努力,给家人一个好的生活,给自己一个好的未来,不好吗?
现在大把大把的人都是30+才上岸遴选的,我就是其中的一员,备考了三次,终于在33岁生日的前一个月,以笔面双第一的成绩上岸省直办公厅。

今天写这篇回答,除了想回答题主问题以外,还有很多关于备考遴选的话想说,若你是对备考遴选迷茫的,可以接着往下看,不是什么大神的秘诀,但是学习效果还是很不错的,毕竟我就是这么考上岸的嘛~
一、写在备考前的那些事
▋做好本职工作
首先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个和你以后的考察环节息息相关,因为考察环节主要看你之前工作的怎么样,有没有犯什么小错误之类的,所以,平时工作做好,也是为了更好的上岸。
另外,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也是为了领导能放你走。参加过遴选的都知道,无论是中央遴选还是省市直遴选,在报名的时候,都会有一条“单位同意报名证明”,意思就是要单位领导同意你才能报名参加遴选,否则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所以,做好日常的工作,有什么事多往前冲展现自己,多和领导沟通交流,把领导哄高兴了,大笔一挥就放你走了~
▋做好备考安排
基层工作忙大家都深有体会,每天除了完成工作,有时候还要加班,连个固定的休息时间都不一定有,更别说复习时间了。
所以,在备考之前,要做好备考的时间安排,主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定,我在复习的时候,是这样安排备考的:
白天上班工作,趁着空闲的时候,会看看单位的一些文件材料,积累一些写作的素材。
晚上回到家之后,固定三个小时的复习时间,前期以学习教材为主,后期以听课和刷题为主。
学习教材的时候,我也会结合着练习题来巩固知识点,学完之后将书本中的知识点都整理到笔记本上,这样方便后期复习时使用。
听课和刷题的时候,我会一边听课一边刷题,巩固学到的做题技巧,一些做错的或者掌握不熟练的我会整理到错题本上,趁着周末的时候我会再翻出来做一做,帮助我更好的掌握。
周末的时候主要以真题模拟和回顾总结为主。上午会按照实际考试的情景进行真题模拟练习,下午对上午做过的题进行改错和复盘,改错的时候,我会用不同颜色的笔来做,用红笔标注做错的原因,黑笔写出来正确的答案,蓝笔写出来自己答案中的失分点,这样改完以后一目了然,还能加深记忆。
▋资料够用就行
我在备考的时候,准备的资料不是很多,觉得够我用就行了。毕竟备考的时间有限,准备的再多,没时间学也是白搭~
所以,我在备考的时候,就用了一本北辰遴选宝典教材,一个姜宇遴选全课和一套公选王历年真题卷,这些资料对于我备考遴选来说足够了。

二、备考遴选的关键三步
★第一步:听课学习
备考遴选,光靠学习教材是不够的,因为教材上只是一些遴选的基础知识点,应对遴选考试,还需要掌握做题的思路和方法。
这里我是跟着姜宇遴选全课学习的,老师会先梳理一遍知识点,然后结合例题讲解如何去做题,如何才能写出来的答案不空洞和具有落地性。
比如我之前做这道“如何防止基层政府政策一刀切”的案例分析题时,答的是要因地制宜的落实政策;加强监督,避免政策落实不到位;多听群众声音,根据群众需求落实主体责任。
我写的这个答案看似是一篇完整的回答,其实没有实质性的内容,提出的对策过于假大空,根本落实不到实际工作中。
针对这个情况,老师会教我在写答案的时候,要抓住材料的重点,提出的答案既要结合材料还要紧贴实际工作,比如基层政府在执行政策时要根据本地情况选出合理的落实方法;有关部门领导起带头作用,做到科学引导落实;善于运用走访听民意,让群众参与到社会治理当中等等。这样写出来的答案才是切实且干货性强的答案,也更容易答在得分点上。
最后考试的时候印象很深刻,题目没有想象中那么难,按照姜宇遴选全课上老师讲解的思路去做题,做完之后还有时间检查了一遍,最终笔试考了85.3分,成功进面。

★第二步:刷题练习
备考过程中,刷题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我在刷题练习的时候,会按照分模块刷题、真题演练、总结回顾三个步骤来进行。
首先是分模块进行有针对性的刷题,因为遴选不同题型之间考察的重点不同,比如案例分析更偏重于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公文写作要求格式和内容规范等等。
所以,我在刷题的时候,会先把真题卷按照常考的三大题型进行分类,先刷案例分析类的题,再去刷公文写作和大作文类型的题,每一个类型的题目都掌握之后,再去刷整张的真题卷。这样做的好处,能帮助我们加深对每个板块知识点的理解,为后面真题演练打好基础。
其次是真题模拟演练,按照实际考试的时间,做完整张的真题卷,了解自己在做题中的速度如何,若是做题速度太慢,则会导致真题卷做不完,这时我会调整做题顺序,比如大作文需要一个小时的时间,我就会先去做大作文再去做案例分析和公文写作,保证最后将所有题目都能做完。
最后是总结回顾阶段,我会对所有做过的题进行回顾,挨个的过上一遍,看看自己是否将这些题型都完全掌握,若是出现某些题型不熟练的情况,我会找出相关题型加深练习,并且配合着姜宇遴选全课学习一下解题技巧,直到我将这类题型拿下。

★第三步:素材积累
遴选对个人知识储备要求很高,尤其是政策理论水平,这也是因为机关单位的性质决定的,所以平时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好积累。
✔政策理论知识从日常积累开始
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可以接触到很多上级部门的政策文件、组织会议记录、l导讲话等等内容,可以利用平时工作空闲的时间多看看这些材料,总结一下这类材料运用到的理论知识,比如在说产业发展推动的时候,就可以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展业智慧化、融合化、高端化的转变等等理论知识。
一边总结一边对应的记忆,加深对这些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做题的时候才能运用的得当。
✔利用现代媒体了解时政热点
人民日报、半月谈是必看的,上面的文章都是对当下时政热点的剖析和政策文件的解读,像这些内容在遴选考试中都会常常考到,所以多积累一些是很有必要的。
我会把写的好的句子、事例或者文章中的小标题都摘抄到笔记本上,然后在这些内容旁边写上对应的知识点或者可以用到哪些题型中,这样我在做题的时候,就能快速反应,将这些内容写在回答中,丰富答案内容,使阅卷老师眼前一亮。

三、备考面试的三个重点
▋不可轻视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是面试中必须有的环节,无论是你之前参加公考面试,还是现在的遴选面试,自我介绍都必不可少。
但是,很多考生在准备的时候会轻视自我介绍,觉得就是介绍一下自己的个人情况,小学生都会,何况是我们呢?
其实不然,自我介绍虽然简单,但是不能轻视,一定要认真对待,因为这是考官对你的第一印象。若你表现的不好,很可能会影响考官老师对你印象,接下来你回答的问题再好,分数也不会太高。
所以,平时在准备自我介绍环节时,我会找亲戚朋友帮我看看,消除我的紧张感,另外在介绍时我会面带微笑,说话铿锵有力,介绍自己情况时会结合自身的工作经历表达,委婉的展示我的工作能力,最后说结束语时谦虚谨慎。
▋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总结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也是考官老师常问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来阐述。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结合自己报考的岗位需求来说。
比如我当时报考的是一个办公室的岗位,在这个岗位上的特点是任务多,事情繁琐,直接服务于领导,与各个部门之间都有交流。
那么我在回答时,就会强调自己的优势是思路清晰,善于总结,考虑问题周到,也善于沟通和交流,组织能力不错等等。
说到不足时,我会有所取舍的去说,不能太过于自负,也不能太实在,把自己的不足全盘拖出。我会说自己需要加强一下写作方面的知识储备,在工作当中还需要更细心的对待等等。
▋加深对报考单位的认识
面试中很多的题也都是围绕着岗位内容来制定的,像工作中的一些难点、热点功能工作必然是面试的重点,若是你在面试中能答出这些内容,那你的分数肯定不会低~
所以,在备考面试时,可以去报考岗位的官网了解当前岗位的具体职能,或者求助上岸的前辈给你指点一二,帮助你了解当前岗位的内容,了解时也要有针对性的了解,比如医疗保障部门,你要多了解当前医保政策,从guo家到省直层面相关文件的主要精神和要求,这样你才能答在点上,拿到高分。
最后,就说这么多吧,剩下的还需要自己去感悟和体会。
祝愿各位都能尽快找到自己的方向,坚持努力,你肯定能够成功上岸!
看到这里不如点个赞再走,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