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精神不只是一种精神,而是创业力
在当下这个越来越不确定、多变、复杂、模糊的乌卡时代,企业家精神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英语中的Entrepreurship一词来自法语,根据法国经济学家萨伊(J.B.Say)在1800年左右的定义,是指把资源从低产出领域转移到高产出领域的行动。哈佛商学院研究企业家精神的学者霍华德•斯蒂文森(Howard Stevenson)把它定义为“超越当前掌控资源去追求机会”。在英语世界中,它一度指创立自己的企业,但这并不符合其最初的意思,因此彼得•德鲁克在《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一书中特意进行了澄清。德鲁克认为,任何有勇气面对不确定情景下决策的人,都能够通过学习来培养企业家精神。他认为企业家精神是一种行动,而不是人格特征;它基于观念和理论,而非直觉。在这种定义下,企业家精神就是可培养、可学习的观念、理念、行动,而不是天生、不可培养、不可学习的。如果想在企业内部提高企业家精神浓度,唯有这种理解才成立。与这种理解相比,中文语境中对企业家精神的讨论常带有神秘色彩,一个重要原因是其中文翻译与英文原意之间的差异。
Entreprenuship的中文翻译是企业家“精神”,然而Leadership一词的中文翻译却是领导“力”。两个词的原文结构相似,在内涵上也有可比性,但中文翻译却不一样。我们创造了语言,反过来语言塑造我们的思想。在管理语境中,我们会用“弘扬”“提倡”这些动词来匹配企业家精神,用“发展”“提升”来匹配领导力,是最自然的选择。逐渐地,企业家精神这个概念被注入与生俱来、难以言表的神秘色彩,是企业家之所以成为企业家的特质,是职业经理人学不来的,并逐渐变成一种用来解释成功的原因。那么在大企业中,把企业家精神当成一种价值观、号召人人都展现出企业家精神的做法,就是一种悖论。只有把企业家精神这个概念回归到其本源,才能更好理解它、找到提升办法。“创业力”是Entrepreneurship一词更贴切的中文翻译,同时“创业者”可以泛指创业企业家或企业内具有创业力的管理者和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