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是人文还是自然?
据说,华夏先民最早用道来指代主宰这个世界之最高真理时,就是受到了道路可以通达四方的启发。
鲁迅也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变成了路。
那么,中国哲学里的道,究竟应该理解为先于文明的自然之物,还是文明之后的人文概念?
其实这个问题也是我在思考鲁迅那句话时得到的一个启发:虽然都是道路,但人走出来的和人修出来的,是有本质区别的。我们可以明确的说鲁迅不是一个哲学家,但他说的这句话却饱含哲理。我认为他这句话里所说的道路,其实更接近华夏先民们所信仰的那个道。
人走出来的路和人修出来的路,区别就在于前者是人作为一种动物的求生本能,在寻找食物或者探索前方时不自觉地走出来的,而后者则是人们为了达成连接两地而刻意修建的。所以,人走出来的路,本质上也是一种自然之路,而非人文之路。而鲁迅说的那句话,也明显着着在未知面前的探索意味。
如果还不好区分,我们还可以拿动物们迁徙的路线来比较。动物们迁徙也是一种求生的本能,它们走出来的路和人走出来的路,又有什么区别呢?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