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日不上班的人
关于工作日不上班这件事,我一直没什么话可讲,毕竟我是那个天天上班的人。偶尔错班或者调班休息,也只是在家里躺平安静等待回血。
据统计,全中国职工人数为4.02亿人,考虑到现有人口是14.12亿,也就是说真正上班的人可能只有不到29%。那剩下的人到哪儿去了?
在昨天终于把带娃矫正下巴这事儿暂时搞定后,我做好了计划,打算今天,也就是周三,去小红书上一家比较受好评的新开公共图书馆参观,学习,为自己和朋友踩点。早上8点40,抱着像大学时期那样泡一天图书馆的尽头,我甚至准备好了午餐便当,然后兴致满满地出发。
10点多我抵达图书馆附近,发现自己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停车。好嘛,图书馆很恢宏气派,但停车场收费也足够把人劝退。全天40元,包月500块,作为一个在西海岸新区的偏远图书馆,你是怎么好意思的。市北我天天停的那个市政停车场都只用400块一个月好吗。
好不容易七拐八拐,找到了附近一个路边车位停下,再走过去又是15分钟。这大太阳天可把我给热坏了,兼带饭盒里的午餐估计都跟着又仿佛进蒸笼一回。跟孙悟空穿越火焰山似的抵达了图书馆楼下,在周边转了偌大一圈也没找到入口。看到两位老爷子坐在院子里唠嗑,便过去询问。
大爷说,你来早了,现在砸了重新装修呢,等10月份才开门。
我简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明明在微信里搜到了图书馆的公众号,那也没说装修停馆啊,就说周一休息,其他时间正常开门。一边往回走,一边琢磨,突然我就有点回过神来了,这个市民文化中心图书馆,似乎在地图上看有个西馆,但还有个东馆。我习惯性想着去西馆,因为看就是沿着滨海大道一直开就行,更简单也更顺畅。但实际上人家小红书和公众号说的都是东馆

得了,我蹲在台阶上缓了几口气又往回走。一边不忘安慰自己,幸好不是这个馆,不然停车也挺麻烦的。
然后又是一番马不停蹄,绕到了东馆。停下车,图书馆入口又是一顿好找。不过这次停车场收费合理多了,全天定格10元,还有电车充电桩,虽然花钱这件事儿就让我不痛快

,但这至少是合理的。
进图书馆,发现需要刷身份证才能入馆。没带身份证,又得现去服务台录入信息,只能管个几天的,后面想来还是随身带身份证比较合适。然后要过安检,还不能带除了水和饮品之外的任何食物。但旁边有存包处,我就把便当寄存了。
单层面积不大,但有三层,每层都有一些自习区域,还不错。但让我格外吃惊的是,人居然怎么这么多!工作日哪来的这么多人!
一、三层都是成年人为主,二层为青少年和低幼儿童阅读区,虽然都是人满满的,但都意外地安静,完全没有人说话交谈的声音。每层也都有工作人员,估计也是因为有人监督,所以才能做到这种程度。
我在三楼的吧台处终于找一处比较空旷的座位,正好靠窗,能看到外面的街道,虽然不如之前看中的美团上的一家自习室那种,抬头能看见海的舒展,但也足够让人感到舒适了。毕竟那些自习室不仅要收费,最劝退我的就是那种一个一个小隔间,那个隔间设计得太小了,小到让你有种错觉自己不是在学习而是在坐牢


所以话说回来,工作日不上班的人,都是什么人?都在干什么?
某种程度上,我在这个小小的安静的市民文化中心图书馆里找到了一点答案。大多数放暑假的青少年们在这里默默刷题,还有偶尔一些像我一样的青年人,间杂其中,在自己的一方小天地中自得其乐,学习,阅读。

看到了旁边小子桌上摊的练习册,正好翻到了“爱莲说”那一页: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真是令人怀念啊。
空调吹着,发出微微轰鸣声,还有偶尔的翻书声,一切都让人觉得很安心,也足以推动我朝着未知的方向再迈出一步。
所以说,这世上,免费的才是最贵的。
*首发于公众号 人间吃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