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牌鞋
那年我用暑假家教的钱买了第一双名牌鞋,是adi贝壳头,799。是一双板鞋,穿起来很硬。我去之前就想好了要买一双名牌,最后就买了那双贝壳头经典款,因为路上很多人穿。大概初中就看见有人穿了,觉得他们穿起来很好看。买回去穿了一天觉得有点紧,想换大一码,拿去换,售货员看着鞋底说底都磨了。于是又拿回去穿。那年国庆去武汉,穿了几天鞋,脚跟都磨破了,但好像不太在意,想着自己也是穿上这双鞋的人。其实很不舒服,鞋底硬,走路一长磨得脚后跟疼。但那是第一双名牌鞋,心里还是挺喜欢,不是穿的喜欢,是满足了当时的情感。
后来也买了一些,nike,匡威,名牌鞋无非就那些,好像不是人挑鞋,而是鞋挑人,鞋就那些。人都是被迫选择的。买的鞋有一些不舒服,有一些舒服,我喜欢鞋底软的鞋,因此板鞋,帆布,高帮都不太穿。后来我也就买舒服的鞋,名不名牌无所谓,价格差不多就行。因为有些鞋的价格也离谱,有了辨别能力,不再追求名牌。最近买的一双nike,鞋底也很硬,走路要脚背整个抬起,我不喜欢很硬的鞋。又想到流行文化对人们的束缚,因为街上都是那些鞋,就像同性恋的nike乔丹一样,清一色的鞋款,有时候有点想作呕。我一直觉得很闷,而且从众严重,我心里有点反感。是不是一些人的穿促使了另一些人穿呢,他们穿之前是真正喜欢吗,还是一种从众,这有点像无脑跟随,我相信很多人是看了他们穿而穿的。
美容院的姐姐问我以前有没有买过名牌鞋。她儿子军训要买一双白鞋,他想买一双名牌鞋,价格当然不便宜,他也说是看到其他人穿自己想穿,姐姐觉得一两百块的鞋也行,不是一定要牌子。她跟别人说是攀比。她儿子说我之前考了个好学校你说要买给我的,名牌鞋肯定比它们舒服,(他大概是要一双一千块的鞋)。又说不要了不要了。最后说给个标准吧,八百块行不行。我那时想说点什么,又没有说。我当时是想说名牌鞋无所谓,舒服就行,穿得好就行。我有点理解她的想法,因为我现在也是舒服第一,当然价格也是很大的关系,一双确实不便宜。
后来我又想到自己初中,高中,大家都穿的名牌鞋,我穿了几年回力,红白条。那些名牌鞋是真好看啊,nike,三叶草,因为它们确实很好看。想了想好像没有叫父母买什么的,只是内心很想有一双,你知道的,孩子的那种脆弱的心。其实他们穿也是因为家庭关系,我爸爸妈妈都不穿名牌鞋,没有那种习惯,但其实他们知不知道他们的孩子想要一双。我想到姐姐她儿子在电话里吵,心里有点酸,当然这是过后的,好像是当时的我在吵,我很想要一双,就是那种情感。好像是当时的我借他的口说了那些话。
也就是说我更理解她儿子,我知道有那时候,这是青春期的孩子必须经历的一些,那些心理,因为我有那时候,所以我不怪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