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名著里的数学》小学1-6年级数学基础+拔高知识,100+经典题目解析、20个数学桌游,训练孩子信息提取能力,开发数学思维!




▲点击上方图片,查看此书详情
为什么要给大家推荐这套书:这是一套将数学知识、数学思维融入经典名著的数学故事书。入选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奇迹童书大赏”2023年最值得推荐的50种童书,入选《光明少年》2023暑期“光明少年好书榜”。
全套4册包含20个好玩的桌面小游戏,30个数学小知识,100道数学经典应用题解析,囊括小学数学1-6年级60个知识点。
通过【阅读+做题】培养孩子想象力、理解力、归纳力、思维力4大数学能力。带孩子从数学角度理解四大名著,接轨中高考,从“大段落题干”入手,训练孩子信息提炼能力。让孩子理解名著,爱上数学。












这套书不仅讲述了我国古典名著《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封神演义》经典的故事情节。书中还创造性地在每个故事情节中融入一道或多道开动脑筋的数学问题,并通过故事中人物的思维过程完成题目的解析。
接下来一起看看这套书是怎么教孩子学数学的👇
01
接轨中高考数学题型
提高学生对题干的信息提取能力
每年中高考都有一批学生做不完题,做题速度慢有三大原因:
以北京中考这道证明题为例👇

很多学生害怕证明题,且得分率也一直很低。“其实做证明题的第一步就是翻译,把它翻译成所对应的数学的公式、定理,这就需要学生对知识点有很高的熟悉度。抛开题目的变化,试题的本质是什么?”
《藏在名著里的数学》第一步就是教孩子们把题目翻译成数学语言,读懂题目!
先讲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武松在到景阳冈上打虎之前,可是先饱饱的喝了一顿酒的,冈前的酒家,还特意打出了“三碗不过冈”的酒幌子。

武松吃了三碗后,还想继续吃,但掌柜的不卖了。怎么办呢?
武松看到酒缸旁的墙壁上挂着两柄舀酒用的勺子,分别注明了容量,各自能舀7两和11两酒,他就刁难掌柜,非让掌柜卖给他2两酒,掌柜的办不到就要卖酒给武松吃。

武松是怎么办到的呢?
利用现有的两种勺子——7两的小勺子和11两的大勺子,来回倒腾,不但要算加法,还要算减法,通过几个来回,就可以得到2两酒了,具体步骤书中有详细讲解。

在这里仅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是怎么做加法和减法的:用小勺子舀两勺酒倒入大勺子中,将大勺子倒满时,小勺子中就剩下3两酒。
7+7-11=3是不是很简单?只是你有没有想到这个思路。
为了方便学生举一反三,巩固在故事中学到的数学定理和思路,这套书还在章节后面安排了自测题:

参考答案也超级细致,不用担心孩子学不会:

再比如,在“哪吒和敖丙的圆圈追及”这章后面,有一个同学们都玩过的游戏——丢手绢。
题目是:几个小朋友围成一圈,在玩丢手绢的游戏,红红悄悄把手绢放到了婧婧的身后,等婧婧发觉开始追红红的时候,红红已经跑了3/4圈,两人都没有停,继续绕着圆圈跑
已知红红跑一圈要12秒,婧婧跑一圈要8秒,你们知道婧婧多久可以追上红红吗?

参考答案:
把一圈看成是距离1,两人的初始位置婧婧距离红红3/4圈,红红跑一圈要12秒,即红红的跑步速度是1/12,婧婧跑一圈要8秒,即婧婧的跑步速度是1/8,设出发后经过X秒婧婧追上红红;
根据距离=速度×时间,列出方程:
1/8 X=1/12 X+3/4;
解得X=18(秒),所以出发后18秒婧婧追上红红。

以西游记这本为例👇例1:

翻译成数学语言就是↓

在这个章节里不仅用到了体积计算公式,还练到了找规律填数字:

等腰三角形的边上有多少牛虻兵↓

很显然沙僧算错了,正确算法是什么呢?
例2:算体积

除法运算

例3:学习用x方程来解题





每个数学题都紧跟着上百字的阅读量,专项训练孩子的信息提取能力,夯实1-6年级涉及到的数学知识。

▲点击上方图片,查看此书详情
02
阅读材料-练习题目-数学桌游
形成闭环,提升数学思维
有人可能会问:名著中真的会有数学吗?
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数学无处不在嘛!不同名著对应的数学知识有哪些:




以西游《石猴巧解除法算式谜》为例,这节讲的是除法知识。花果山的猴子们发现了一道数学题,谁能把这道题解出来,就可以当大王。书中是这样写的:


到这里,给到了要考察的数学题目↓

石猴竟然把答案写出来了,而且附带了解题过程!看到这里不会解题步骤的小朋友们可要好好学一学~~

每个知识点后都紧跟着一个小练习👇

还有这篇文章里包含的数学小知识,比如这篇就给学生讲了“尺”的概念以及跟现代计量单位“米”的换算公式。

了解名著知识,学数学,启发数学思维,还有满满的数学小知识,都在这本书里的,是不是干货满满!

▲点击上方图片,查看此书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