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以往维护妇女利益的一般性社会活动而言的“新女权主义”,它诞生于二十世纪中叶声势浩大的妇女解放运动。女权主义电影批评是女权理论中的一个分支,其目的在于瓦解电影业中对女性创造的压制和银幕上对女性形象的剥夺。作为一种表象性的叙述语言和大众化的娱乐形式,电影最为鲜明地体现着意识形态的制约。譬如,好莱坞的经典电影通过特有修辞手段,使女性的视觉形象成为色情的消费对象。因此,女权电影批评的首要任务就是解构这类深藏反女性本质的电影。不论是庄士顿的《女性电影作为抗衡的电影》、穆尔维的《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还是密切尔的《精神分析与女权主义》、罗拉蒂斯的《爱丽丝不》都执意于用不同的方法破译好莱坞电影的影象符码,揭示其中所隐含的“性别歧视”。针对“女性在电影本文中是什么”的问题,女权主义电影理论得出了这样四个结论:1)女性是被典型化了的。
2)女性是符号。
3)女性是缺乏。
4)女性是“社会建构”的。
在批判实践中,女权电影批评主要借用社会学、精神分析学、文化分析等三种思维模式,其理论目标是解放电影叙述主体,使女性表现客观化。女性主义电影理论作为当代电影理论的一个流派,融合了精神分析学、后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等诸学说的理论和方法。女性主义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是性别问题,在早期研究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的论文中,最具代表性的电影学者有劳拉·穆尔维、克里斯廷·格莱德希尔、密切尔等。当下,随着性别和谐共处、电影文本的类型融合,有关女性的思考和女性主义电影的实践,势必会伴随各种文化思潮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不断拓宽现存模式和范畴,形成一个多元的、开放的理论体系,为女性电影研究引入新方法、新视角。1、分析当代女性主义题材电影的创作特点 23年国际电影文化传播
2、杨荔钠导演女性三部曲选择题 23年故事片导演创作
3、结合具体电影作品,分析黄蜀芹的女性形象塑造22年国际电影文化传播
1、弗吉尼娅·沃尔夫《一间自己的屋子》
是著名的意识流作家。她不但在创作上取得了重大成就,而且为女权主义批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她出版于1929年的长篇论文《一间自己的屋子》及其他一些文章,以宏大的历史目光与开阔的思想视野,对女性文学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的思考,给当代女权主义批评以多方面的启迪。2、西蒙·德·波娃《第二性》
西蒙·德·波娃(1908—1986)出版于1949年的著作《第二性》,主要讨论妇女的生存状况,后被奉为“女权主义的宝典”。该书上卷深入探讨了女性的生活、地位和种种神话,下卷主要说明当代妇女从少到老的实际生活经历,研究她们的共同身心状况与生存处境,提出:“一个女人之为女人,与其说是‘天生’的,不如说是‘形成’的。没有任何生理上、心理上或经济上的定命,能决断女人在社会中的地位,而是人类文化整体,产生出这居间于男性与无性中的所谓‘女性’。”3、劳拉·穆尔维《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
《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于1975年发表于英国老牌电影杂志《Screen》,这篇文章成为当时直至现今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的基石。如今熟知的“男性凝视”一词就来源于劳拉·穆尔维的引入。今年是《 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 》发表 40周年,NECSUS 杂志邀请了劳拉 · 穆尔维和安娜 · 贝克曼 · 罗杰斯,与该杂志的编辑安妮 · 范 · 登奥弗,围绕劳拉 · 穆尔维等人编著的《女性主义 :当代电影文化的多样性、 差异与多元性》一书展开了三人谈话。本次学术讨论回顾并评价了与劳拉 · 穆尔维 1975 年的经典论文 相关的问题,如性别化观影、20 世纪 70 年代的电影理论、数字化时代的电影理论与女性观众学议题等。可以补充阅读:(英)劳拉·穆尔维 等/文 王棵锁/译:《〈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 〉发表 40 年: 女性主义电影研究三人谈》《当代西方文艺理论》
远婴.女权主义与中国女性电影[J].当代电影,1990(03):48-55.
王棵锁,管志涛.一个电影理论学派的诞生:英美早期女性主义电影理论与批评述[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9(08):5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