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这天,有人晒大裤衩,有人晒肚皮,你打算晒啥?
农历七月初七是“七夕”佳节,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象征爱情的浪漫节日。其实,在古代,这一天还是个热热闹闹的“晒”节。
《世说新语》记载:阮仲容、步兵居道南,诸阮居道北。北阮皆富,南阮贫。七月七日,北阮盛晒衣,皆纱罗锦绮。仲容以竿挂大布犊鼻㡓于中庭。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复尔耳!”
七月七日这天,家家户户都会把家里的衣物拿到户外铺开晾晒。本是为了除湿防虫,时间长了,晾晒竟然成了大型炫富现场。有钱人喜欢看似不经意地把家里的豪奢家当摆出来,闪亮亮的一大片,也收获邻人的艳羡一大片。有的有钱人不满足于炫富,还喜欢借助这一行为一面展示实力,一面羞辱他人。

在阮氏家族内部,就出现了这么戏剧性的一幕。富裕的“北阮”,将家里的纱罗锦绮尽拿出来晾晒,一街的富丽堂皇,豪气逼人,做给谁看?正是想寒碜对面贫穷的“南阮”。
面对“挑衅”,南阮大方接招:在院子里竖起一根竹竿,竿子顶上挂上粗布大裤衩,迎风招展。要说辣眼睛也真是辣眼睛,但在奇人辈出的魏晋,你要是看不惯你就输了。大裤衩就像南阮的旗帜,宣告着自己主人的与众不同,还像一记耳光,不屑地扇向了看不起人只会炫富的北阮。
七夕这天,还有一奇人,在众目睽睽之下晒起了肚皮。有人问他这是在干啥,他说自己在晒书。
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卧。人问其故,答曰:“我晒书。”
郝隆此人也是高才。可惜没有得到重用。赋闲在家,多少也是有点苦闷的。眼看着邻居家都在铺铺打打地晒衣晒被,自己家中无物可晒,就把一肚子学问拿出来晒晒吧。

郝隆在《世说新语》里还有一段意味深长的表现:他在桓温将军座下做幕僚,军中聚会要作诗,不会作的要罚酒。郝隆说自己作不出来就被罚了杯酒,饮后他拿笔写了一句诗:娵隅跃清池。
娵隅是什么?别说咱们不知道,桓温将军也不知道。问郝隆才说,这是蛮鱼的名字。将军又问,作诗就作诗,为啥里面要加外国单词?郝隆这才道出原委:“千里投公,始得蛮府参军,那得不作蛮语也?”这话厉害了,细细品来,有大委屈在里面,看似自嘲自己职级不高,实则在“点”上司没有给自己一个好职位呢。这么看来,“娵隅”说不定都是即兴胡诌来的——这学问,可真大。
七月七日,不止是相爱之人的相会之日,也是人间百态晾晒的名场面集合。有人借晒大裤衩亮出自己的格局和心胸,有人借晒肚皮揶揄命运的不济却也保留自尊。
这一天,你打算晒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