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河南 流水账
周末我可以在家看一整天刷网剧,或者,可以花来回10个小时火车去一个陌生城市看一大串戏。都在问我为什么突然去郑州,为什么要去看这个不知名景点。去年偶尔看了一点导演的采访,震惊于在郑州这样的城市有这样一座戏剧谷,如同部落一样。郑州是个戏剧重度消费地带吗?为什么是郑州,我们熟悉的乌镇戏剧节,阿那亚戏剧节,都是十分紧凑地在几天之内狂欢式行进,在郑州的这座主题戏剧城里每天都在上演,官方所说的21部剧,那是怎样的体验?我作为一个普通的文化内容消费者,实在太太太好奇了。
其实这几年沉浸式戏剧格外火爆,第一次接触这个类型还是好多年前去看不眠之夜sleep no more的试演期,刚开一两天。我还以为是类似密室逃脱一样要自己参与破案,在不同房间的道具抽屉里翻翻弄弄,好一会才发现有穿着戏服的人在穿梭行走。
现在的观众需要戏剧吗?其实在观看前我带着这个疑惑去,如今文化娱乐方式实在太多,主题乐园中迪士尼是建立在IP+音乐之上,上迪中的演出鲜少有真唱,大多对嘴和表演。这就又回到了舞台剧,真唱与假唱的争议性了。谁来看舞台剧想来看假唱的呀,谁不是真唱真感受。
所以流水账作个记录,也算是一个观后感。
中国戏剧主要包括戏曲和话剧,戏曲是中国传统戏剧,“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 话剧则是20世纪引进的西方戏剧形式。 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的演出主要还是以话剧,加上声光电的舞台布置,也是一个当代文化工业的大集合了。
周六
上海-郑州东,打车去只有河南,用时半小时。买了2日票提前预约了时间,早上六点多鬼使神差看了一眼买的主剧时间发现买错了时段,虽然购票须知上面写退票要提前一天,但是我当时立刻退票也成功了,重新下单。
合理的主剧顺序分别是第一天3点火车站,5点幻城(想着晚一点排队时候不会这么晒),第二天1点李家村,下午5点多的火车回上海。每个主剧时长在60-75分钟内。住在景区里的只有剧院酒店很方便,设施硬件也不错(除了酒店房间窗帘居然只有一层透光薄纱之外真的很匪夷所思的软装配置。穿过停车场到门口见票大概7分钟,第一天的阴天时候走这段路时我们还没有被第二天的高温拷“烤”打过。
如同城墙一般的夯土高墙足有2层高,在一片绿色麦地间拔地而起(仿佛走入USJ 主题乐园大型项目,实际上也可以这样类比了。剧目本身有强烈的地域口号,河南人质朴勤劳,舍己为人,堪当大任。。被人诟病的也在剧情搁在其他省份作用也一样,咱老中人的根,宝贵品格。观剧后有种被反复强调后出现了刻板印象,历史长河中中原一直是原点,天下名人,中州过半。毗邻六省,豫通九州的河南,在古代为何说得中原者得天下,剧目并不会给你答案。。。
在当下我们习惯于用女性角色是否有缺失,成为衡量一个文化影视作品优秀与否的坐标之一,那么只有河南里的戏扎扎实实的是一部以男性视角叙述的故事。观看期间的关键词是土地,丰乳肥臀,乳汁,生儿子,母亲,传宗接代,强烈的农耕传统儒家社会秩序,百善孝为先。
其实景区方面很有必要加强观剧须知和限制,剧场昏暗,大多数内容对儿童来说十分无趣难以理解,比如大饥荒为什么年纪大的要等死。。只会让小孩子大吵大闹。在当下国内受众也没法分年龄,不然家长还告你歧视。
演出都没有用演员原生,估计也是为了保持稳定演出效果,对演员要求不会太高。
【前方剧透】
3点主剧火车站 三星半
真正的大型沉浸式舞台,一共有四幕。这个项目其实不用提前很早去排队,其实在节奏安排上对观众还算友好,每一节差不多15分钟,有站立式,有座位。
讲述了1942年大饥荒时发生的河南村庄,一对兄弟的故事。
第一幕:站立式的环形剧场,形式也鲜见,用环形奔跑出人的一生。
第二幕:跟随NPC伤员指引移动到村落,来到村民的家中,大家坐在板凳上作为旁观者观看。
第三幕:突然警报响起,人群从不同的村民家中被赶了出来,往火车站方向走去,观众重新回到一个大空间下。全剧最为震撼的一幕也出现在这场,饥民冲到火车站想要劫粮,一声声叫喊在昏暗的场地里震耳欲聋,巨大的轰鸣声裹挟着沉重的悲哀。
第四幕:回到剧院式座位剧场,这趴熟悉各种大型晚会的我们会觉得十分眼熟,简易版晚会讴歌主旋律吧。当然必不可少的生命传承,哺育乳汁。。。
5点幻城,提前40分钟排队,开场半小时就进场坐着了。
这里又出现了熟悉奥运开幕式的那套会觉得眼熟,一个小时都这样形式有点单一。内核与长安三万里一样,五千年历史应该被铭记。各朝代人杰辈出,事件串联,加上大型机械舞美(看得让人感叹河南不愧是XX大省,建造工艺真不错啊。。
李家村
如果只看一部主剧的话推荐李家村
情节设计和舞美都很棒,最后穿肚兜揉面真的槽点很多了。。
候车大厅
候车大厅的寄存处成了时光收纳处
老库房
排队进去了,剧场营造出一种工业livehouse风格,听了小哥唱了2分钟我觉得气性不合,音乐餐厅那种类型的我真的不吃。。决定跑出去赶天子六驾,没想到赶上了。
天子六驾
排队的栅栏已经合上,没想到在最后一刻跟着一家人混了进去,出来以后才知道这场要排很久。也确实在小剧场里最有趣的一出了。
走进剧场仿佛置身于一个考古挖掘现场,观众围观考古坑里发生的事。坑位里的2名演员是当天看到最卖力的,古今大战秦俑情。。
乾台
黑白网格加上琉璃亭,灯光交织下有近未来感。
坤台
就好像一定要强调至阴至暗,灯光没有,四方亭四个角上的人偶很是恐怖
张家大院
夜间室外剧,有点物料
文明之光
走出高耸的城墙,外面是一大片麦子地,夯土墙变成一副流动的画卷,清明上河图徐徐展开。
第二天周日差不多九点半进去,门口两出最热门的李家村茶铺和红庙学校已经售罄。
前世来生
很无聊
老院子
因为是所有小剧场里最喜欢的一个了,豫剧真唱真演,老人们的演出非常真挚。
提恩恩恩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名古屋到底无聊吗
- 那么到底是谁的问题 (2人喜欢)
- 浦东妇女节的一人行/一人食 (1人喜欢)
- p变j
- 杭州,真的想去办卡啊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