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肉少女帯自传》(大槻ケンヂ篇)part 2-1
《筋肉少女帯自传》(大槻ケンヂ篇)part 1
http://www.douban.com/note/85271553/
1982年~1987年[高中生活~ナゴム時代]
★那个,完全都不特别哦
高中生活,就完全是「蜘蛛の糸」歌词的精神状态。结果就是,那个,叫做“ressentiment”[注:源自法语,弱者对强者的怨恨]的东西。
班级中也有金字塔结构,80年代那会儿,不良少年是顶端,运动系和优等生次之。在“otaku”这词还没出现的时代,“subculture”这词也还没有广泛应用,那种家伙被称为“根暗”、“有病”,是最底层。金字塔的底边啊,我们这种人。
想骄傲宣称“我看了那么多电影漫画”,却被聊着昨天打架话题的不良学生欺负,甚至不要说欺负,连存在都没人意识到。一整天不跟任何人说话,死盯着书桌。
这状况持续着,开始觉得“努力没回报,不是自己的问题,全是这世界的错!”就迷失在这糟糕的洞穴里。其实只是自己丧气而已(笑)。「蜘蛛の糸」、「タチムカウ」那种。
其间,也曾经归结于国家体制什么的。“不能原谅,不能原谅,总有一天把你们都烧死!”大概跟科伦拜恩高中的Trench Coat Mafia和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校园枪击案那家伙的心情差不多吧。
还真的做好了计划,杀害班级全员的计划。关于那时候的风姿,也有着自己的想象。背后是堆积成山的全班同学尸体,在教室窗口眺望夕阳的自己。
想象中,还有自己穿的外套,事实上也就是后来筋肉少女带出道时我穿的大红外套。
坚持认为,那大红外套必须是白色衣服用喷雾染成红色。这可能有电影「太陽を盗んだ男」[注:一般中译为《盗日者》]和「狂い咲きサンダーロード」[注:一般中译为《狂雷街区》]的影响。满脑子恐怖的幻想,却是紧随潮流呢,还是个少年啊(笑)。
冲进教室,杀光所有人,但完全没有考虑之后的事情。跟Trench Coat Mafia一样,虽然有那样的幻想,但还是个孩子,傻得很,就没考虑过善后。这欠缺部分正是无差别枪击少年们的共通点吧。
在高中教室的一角,一直想着这些。考虑了各种杀人方法,也想过用燃烧瓶。但怎么做燃烧瓶完全不清楚(笑)。色拉油可不可以呢(笑)。大致尝试做了一个出来,却自己说着“这烧不起来吧”,把色拉油倒进下水道毁灭证据。漫画的低潮呢(笑)。
高中三年级的时候,渐渐有了幻听(笑)。总觉得听到大家嘲笑我的声音。猛然抬起一直凝聚在桌上的视线,环顾四周,谁也没在看我,就是教室一直以来的光景。
这种状况下,终于觉得“啊,这样下去我就糟了吧”,但认识到自己的病症,意识到自己的不正常,也许正因此得救了。从听到幻听的那一刻,我开始了俯瞰自己的自我分析,结果,没真的病下去,却有了病症意识,倒也不错(笑)。
我有着时常自我分析着生活的癖性。
因此才能不发狂,才能不在行动上表现出来,但另一面,分析也成了自己的枷锁,有时会搞得很痛苦很麻烦。没法彻底解放自我。确实有这样的一面。在筋少演出时,也一直观察着周围,从没有过所谓的站在舞台上头脑一片空白的经历。
果然初中高中时代那种幽闭般的教室的感觉,影响还是很大。虽说跳出来就好,但我没那个魄力,做不到。
在家里,虽然自己变成透明人,不与父母进行任何交涉,却还是遵守着父母的规定。所以,每天去学校,不迟到,尽可能遵守门禁,也不打工。与现在的NEET [注:Not in Employment, Education or Training,基本对应中文的“啃老族”?]有些相通的地方呢。
如果当时对父母做些正面的反抗,逃学什么的,如果能拿出那样的行动,也许会有所不同。但那样的话就没有筋少了吧。
但现在已经四十多了,觉得“都无所谓啦”(笑)。
反过来说,直到现在还没能真正离开的抑郁的少年时代,也让我得到了包括筋少在内的种种财富。
这说法像是BOOKOFF书店里100日元一本的抗癌斗争故事,但正因为有了那六年,才能有筋肉少女带,才能写小说,现在觉得,能得到这些财富,那样的六年也不错吧。
那个,其实完全都不特别。有挫折的,不一帆风顺的中学生活,比例上是大多数。很普通。
所以,想对烦恼的中学生说,“你完全都不特别”。中学时代一帆风顺出尽风头的人,以后多半会不行(笑)。没有挫折的经验,有什么事发生的时候就不知该怎样应对。
少年时代就在体内储存足够的挫折能量才比较好。不想被我这么说(笑)?
***********************************************
ps. 「蜘蛛の糸」歌词及翻译
http://music.douban.com/subject/discussion/1369273/
http://www.douban.com/note/85271553/
1982年~1987年[高中生活~ナゴム時代]
★那个,完全都不特别哦
高中生活,就完全是「蜘蛛の糸」歌词的精神状态。结果就是,那个,叫做“ressentiment”[注:源自法语,弱者对强者的怨恨]的东西。
班级中也有金字塔结构,80年代那会儿,不良少年是顶端,运动系和优等生次之。在“otaku”这词还没出现的时代,“subculture”这词也还没有广泛应用,那种家伙被称为“根暗”、“有病”,是最底层。金字塔的底边啊,我们这种人。
想骄傲宣称“我看了那么多电影漫画”,却被聊着昨天打架话题的不良学生欺负,甚至不要说欺负,连存在都没人意识到。一整天不跟任何人说话,死盯着书桌。
这状况持续着,开始觉得“努力没回报,不是自己的问题,全是这世界的错!”就迷失在这糟糕的洞穴里。其实只是自己丧气而已(笑)。「蜘蛛の糸」、「タチムカウ」那种。
其间,也曾经归结于国家体制什么的。“不能原谅,不能原谅,总有一天把你们都烧死!”大概跟科伦拜恩高中的Trench Coat Mafia和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校园枪击案那家伙的心情差不多吧。
还真的做好了计划,杀害班级全员的计划。关于那时候的风姿,也有着自己的想象。背后是堆积成山的全班同学尸体,在教室窗口眺望夕阳的自己。
想象中,还有自己穿的外套,事实上也就是后来筋肉少女带出道时我穿的大红外套。
坚持认为,那大红外套必须是白色衣服用喷雾染成红色。这可能有电影「太陽を盗んだ男」[注:一般中译为《盗日者》]和「狂い咲きサンダーロード」[注:一般中译为《狂雷街区》]的影响。满脑子恐怖的幻想,却是紧随潮流呢,还是个少年啊(笑)。
冲进教室,杀光所有人,但完全没有考虑之后的事情。跟Trench Coat Mafia一样,虽然有那样的幻想,但还是个孩子,傻得很,就没考虑过善后。这欠缺部分正是无差别枪击少年们的共通点吧。
在高中教室的一角,一直想着这些。考虑了各种杀人方法,也想过用燃烧瓶。但怎么做燃烧瓶完全不清楚(笑)。色拉油可不可以呢(笑)。大致尝试做了一个出来,却自己说着“这烧不起来吧”,把色拉油倒进下水道毁灭证据。漫画的低潮呢(笑)。
高中三年级的时候,渐渐有了幻听(笑)。总觉得听到大家嘲笑我的声音。猛然抬起一直凝聚在桌上的视线,环顾四周,谁也没在看我,就是教室一直以来的光景。
这种状况下,终于觉得“啊,这样下去我就糟了吧”,但认识到自己的病症,意识到自己的不正常,也许正因此得救了。从听到幻听的那一刻,我开始了俯瞰自己的自我分析,结果,没真的病下去,却有了病症意识,倒也不错(笑)。
我有着时常自我分析着生活的癖性。
因此才能不发狂,才能不在行动上表现出来,但另一面,分析也成了自己的枷锁,有时会搞得很痛苦很麻烦。没法彻底解放自我。确实有这样的一面。在筋少演出时,也一直观察着周围,从没有过所谓的站在舞台上头脑一片空白的经历。
果然初中高中时代那种幽闭般的教室的感觉,影响还是很大。虽说跳出来就好,但我没那个魄力,做不到。
在家里,虽然自己变成透明人,不与父母进行任何交涉,却还是遵守着父母的规定。所以,每天去学校,不迟到,尽可能遵守门禁,也不打工。与现在的NEET [注:Not in Employment, Education or Training,基本对应中文的“啃老族”?]有些相通的地方呢。
如果当时对父母做些正面的反抗,逃学什么的,如果能拿出那样的行动,也许会有所不同。但那样的话就没有筋少了吧。
但现在已经四十多了,觉得“都无所谓啦”(笑)。
反过来说,直到现在还没能真正离开的抑郁的少年时代,也让我得到了包括筋少在内的种种财富。
这说法像是BOOKOFF书店里100日元一本的抗癌斗争故事,但正因为有了那六年,才能有筋肉少女带,才能写小说,现在觉得,能得到这些财富,那样的六年也不错吧。
那个,其实完全都不特别。有挫折的,不一帆风顺的中学生活,比例上是大多数。很普通。
所以,想对烦恼的中学生说,“你完全都不特别”。中学时代一帆风顺出尽风头的人,以后多半会不行(笑)。没有挫折的经验,有什么事发生的时候就不知该怎样应对。
少年时代就在体内储存足够的挫折能量才比较好。不想被我这么说(笑)?
***********************************************
ps. 「蜘蛛の糸」歌词及翻译
http://music.douban.com/subject/discussion/1369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