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nonsense,远离流俗庸碌人群,远离社交媒体
一、卷入流俗庸俗人群的nonsense
很多人都有这种体验:躺着刷了半天手机,看评论区看的情绪波动,起来想想自己看了个啥,怎么会在乎那么一群人怎么说。如果在电脑上看就不会这么代入。
理性一点就知道,大多数人庸碌,绝大多数人的绝大多数对话,社交媒体上的绝大多数东西,就像村口的大爷大妈的议论纷纷,毫无意义。而且不知怎地,刚好能避开真相,避开有意义。
从众、共情人群、研究人群、关注人群舆论的病症。暂且称之为,“卷入nonsense”症状。
二、为何这个症状?
1,寂寞与情绪价值;曾经在人群中得到的廉价优越感情绪价值;社交没有宁缺毋滥,没能切割筛选远离庸碌;
2.目标人群画像不清晰:社交、做自媒体盲目(包括发朋友圈,到底是给谁看,要什么效果)
3.周围环境的场域和思维影响:原生家庭的道德舆论场;白领的思维范式;事业编思维范式;
4.共同体错觉。意shi形态,对一些共同体有错觉,造成思想混乱。因为一些社会热点,产生共同遭遇者的共同体,比如封成期间的几千万上海人。
三、小镇做题家丢掉“特立独行”
远离周遭人群nonsense,原本是小镇做题家的一个优势,能卷出来,一定得是特立独行的。
但只有少数真正的做题家,一路冲到北美教职或硅谷,或者在国内大厂吃到红利的,能够保持小镇做题家那份特立独行。其他往往卷入庸碌和nonsense。
四、解决办法
当然,真正的解决办法是独立思考,强健的人格内核、智识,优质的社交关系。在此之前,要避免Nonsense干扰。
苏霍壹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闲谈,喝茶与蒸玉米 (3人喜欢)
- “拼多多评论区文学”和“菜市场疗愈” (3人喜欢)
- 投资,正处于历史变革期 (1人喜欢)
- 拼多多的农村包围城市 (2人喜欢)
- 不是产业升级,而是世界产业降级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