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夏 关于业债的解释
Q:我的问题是关于 “跟随你的喜悦”与“业力债务”之间的对比。一旦轮回,你就会产生业债,在这个社会中,很多人都说负面的事情发生是因为业力。那么如何解释它与“跟随你喜悦”之间的关系呢?
B:谢谢!答案是:“业力”其实完全是“自设自显”出来的。它不是外在的,它就只是一种对平衡性的认可。仅此而已。当你谈及或定义某事物为“业债”时,你其实在说,你在选择来到此生的同时带入了一些供探索的主题,就只是这样而已。你会通过探索那些主题来创造你内在的知识、扩展与平衡。它并不来自于你在其它某时某处曾做过的什么事。
因为,请记住,生生世世都存在于当下,一切事物都存在于当下!只存在一个当下。环顾四周问自己,什么时间了?是现在!总是这样的,永远不会变成“噢~是过去”,“额,不对,是未来”。不,始终只是“现在”。
这意味着所有其它的生世都同步于此生、共存于当下。所以,你如果与某个其它生世做一个交叉互联,你就在从“当下的”此生进而去做的那连接,以此来下载信息或者互联经历,用以服务你在此生选择探索的主题。同时,其它生世也在对你的这个此生做着同样的事情。它们也在从你这里提取和获得体验,用以探索那些它们人生里被选的主题。所以,业力仅仅就是一种对平衡性的认可,当你选择某个特定人生时,你会结晶化出一个特定系列的,代表你的探索主题的观念群。
这看起来貌似是某种预先注定的,其实作为一个“命运”它是相当宽松的。这有点像在说,你会走过这个过道,这个过道代表着某个主题,人生。但你如何走过这个过道是随你的。你没有被以任何形式被锁定在过道内的某种彰显方式里。除了要走过这个过道,只有这点而已。你可以走,可以跑,可以漫步,可以倒立着走,可以打开所有的门也可以直接走到底。
这取决于你的自由意志结合于你在此物质实现内选择的目的地。在这种结合当中,某些事物就被看作“业债”。但业力是完全自设自显出来的,而且重点是一旦你知道业力是自设自显出来的,也就不存在“业债”了~~。说明白了吗?
然后你就真正自由地去理解和选择自己的偏好了。所以,所谓的业债,仅仅是一种认可,认识到也许什么时候,你曾做了违背整合的选择,你曾选择过与你的真我不协同一致的事物。现在你在选择以某种方式去平衡那种行为。但“业债”这个词在你们的社会里有种很强的定义性指派,让它听起来像某种很难改变的事物。
它其实也只是一种认可,对于你选择的自由,选择你的偏好,做你自己。并且一旦你选择了这个,业力就会以仅为概念的形式蒸发掉。它将变成仅是一种反映性观念,选择和平衡。然后从那里开始你就只会选择你偏好的,同时也承认其它一切选择。你必须承认你不偏好的来变得能够选择你偏好的。因为一切不得不是平等的。
你不能(通过打压,排斥)指派更多的能量给你不偏好的事物,不然的话你其实就正好在选择它。所以重点是,当一切正面负面的选择都被承认有效,平等,并且在选择性上有自身的美感,那么你就能选择你偏好的同时又不废除你不偏好的,
有时候你甚至会用你不偏好的来更清晰的阐释出你偏好的。故而你可以祝福那些你不偏好的观念,因为它们通过教授你“你所不是”,来教授你“你所是”。
说明白了?这回答你的问题了吗?是是是~?好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