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海的花火大会人满为患,大岛的环岛骑行险象丛生
写在前面
日本旅行九天,在六个不同的地方过夜。靠着谷歌地图,搭配散装日语和少量手语,在旅游功绩主义的驱使下(“来都来了”的心态),拒绝躺平,争当特种兵。在京都暴雨中行走,又在一日内坐穿东京山手线;先是夜登伏见稻荷,探观千鸟居,后在烈日下踩单车,妄想骑行伊豆大岛一周。最后,以观看一场精彩绝伦的世界杯决赛收官,并如愿在惠比寿花园广场38楼看到了免费的东京夜景。
这次旅行在我的脑膜上只留下了淡淡的痕迹,吃饭、看展、逛街、坐公交和地铁,仿佛只是把在北京的周末活动搬运到了另一座大都市来体验而已。另一方面,初级水平的日语又让我变得像个咿呀学语的孩子,用片假名一个音一个音地拼出菜单和广告中的单词,把报站广播中的地名在心里重复:ikebukuro、akihabara、shinjuku、shibuya、ueno……,在すみません后说出お水をお願いします。
在8月份的天气里旅行,最舒服的还是傍晚时分,太阳西斜一直到夜幕完全降临前的时段。在这段时间里,令人窒息的炎热神不知鬼不觉地消退,气温变得可以让人喘过气来,太阳的余晖还未散尽,所见之处仍镀着柔和的自然光。旅途中最舒服的3个小时都发生在这个时段附近,且基础身体姿态是:坐着。在这三小时里,我分别在京都的鸭川边吹风、在大岛的海边泡温泉、在热海滨海公园的台阶上看烟花。它们也是我本次路线中推荐活动的 TOP 3,排名不分先后。


下面我按照主题,再分享一些本次旅行相关的细节。
一、旅行 = 逛景点 + 拍照?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伏见稻荷大社(京都,24小时开放)
夜游千鸟居让你拍出鬼片,同时获得偶遇猫猫的机会。




下鸭神社(京都)
2019年后再游下鸭神社,这次赶上了纳凉旧书集市。见到了西阵织,花纹相当好看。



金阁寺(京都)
慕三岛由纪夫小说之名而来,典型的到此一游之地,90%以上的游客都会拍出同一角度的金阁寺照片。吃上了抹茶冰激凌,买到了冰箱贴✌🏻



三十三间堂(京都)
拥有一众「国宝」的景点,脱鞋参观,摄影禁止。木造二十八部众立像(国宝)神态各异,其后陈列着1000座千手观音像。

杂司谷(东京)
在池袋附近的墓地,佛教徒、基督徒、无宗教信仰者等在此安眠。看着高低错落、四四方方的墓碑,恍惚间到的不是墓地,而是城市规划馆……(死生不过是换个方形盒子睡觉





上野公园(东京)
上野公园是美术馆集中的地方,穿过上野公园可以抵达东京大学,公园内有不忍池。不出所料,你可以花上一些钱,在不忍池里荡起双桨。



东京大学(东京)
进入校园之后,怀疑自己是不是跟了一个暑期研学团。在教学楼里闻到古旧气味的那一刻,校园的熟悉感被百分百确认。




惠比寿花园广场(东京)
「东京那么大,有没有我的家……」


二、装着空调的美术馆,是最适合夏日旅行的地方
上野之森美术馆
正巧遇到了《第36回 日本の自然を描く展》,作品来自日本各地的画家。还有作者本人来到美术馆,和自己的作品合影留念。

弥生美术馆(+竹久梦二美术馆)




东京都现代美术馆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Tokyo (MOT)







东京都写真美术馆
位于惠比寿,整个美术馆都是摄影主题,内部禁止拍照。这次参观的展览是《风景论以后》,四个章节按照倒序的线索策划,观展体验有些大脑打结。(PS. 在惠比寿,每5分钟头顶就有一家飞机呼啸而过。)




三、东京的几大商圈究竟有啥不同?!
在池袋逛 animate、bookoff(漫画、小说、周边、DVD、游戏卡带、宝可梦卡牌……)




在秋叶原的游戏厅里跳舞、抓娃娃、拍美颜照片,还逛了逛手办店




专程到涩谷的足球用品专卖店 KAMO,却没有买上女足球
涩谷的 KAMO 有5层,豪门球队的球衣一应俱全,各支球队当家球星的印号球衣被店员精心地放置在了最醒目的位置。尽管去的时候正值女足世界杯,和女足相关的也仅有一些钥匙串和三两件主场球衣。


四、伊豆大岛,或许可以拍个白莲花度假村
最后,必须说一说大岛这个神奇的地方。
一下船,看着高饱和的山青水秀,就顿时被一种不祥的预告笼罩,眼前的这座小岛向我露出邪恶的微笑,实在无法不想到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无人生还》,以及诗人丁尼生在 "The Lotos-Eaters" 当中描绘的迷幻岛屿。
行走在海边,大岛给人宽阔的感觉,在元町港向西南方向远眺,还可以看到富士山的轮廓。然而,往岛的山区方向骑行——大岛因火山喷发而形成——就有一种通向密林深处的逼仄感,郁郁葱葱的树林诱惑又抗拒着冒失的探险者。
虽然我们是跟随着小红书上的帖子来到这里,但大岛的旅游产业完全说不上发达,只有零星的店铺、餐馆、旅店,都集中在小岛的三个港口,一旦离开港口,几乎就是来到了无依之地,只能自力更生。在旅行手册和地图上标注出的景点也丝毫没有商业化气息,就是一个指示牌或一个路标,透露出无人经营的荒废。岛上居民的作息、店铺经营的时间、餐馆的位置,许多对旅行者来说的实用信息都属于 local knowledge,与互联网无关。作为闯入的外来者,只能依靠原始的方式——问询——努力求生。
(例如在中午饥饿难耐的时候,为了找到一家餐馆而走进一位老爷爷的家中。他在玄关处用纸和笔给我们手画了地图,并提醒我们要在看到柏青哥屋的地方右转。)
因此,当我踏上汽艇离开大岛时,内心松了一口气。大岛这头鲸鱼最终还是仁慈地把我从它那血盆大口当中吐了出来,吐进了海里,权当是排异反应。我也感到自己的鲁莽和冒失,初生牛犊不怕虎地进入这样一个生人勿近的社区,幼稚可笑、故作轻松地想要证明一些什么,最后还不是被大岛反弹了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