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小日子过成花
在大城市蜗居,城市的生存空间寸土寸金。拉丁区的小STUDIO来住新房客,请人来看房时觉得床底下塞得太满了,希望能清空一下。房客还有两天就要来了,周日我中午吃好饭,磨蹭了一下,便提了个大行李箱去搬东西了。
到了地方,我自己也犯难,床底下一半是换洗的床上用品,另一半是各种电器以及旧物:我狠了狠心,扔掉了SFR之前的换下的上网盒子,用了一半的白色软泥,换下来的旧锁,以及不知道用在什么地方的零部件。作为被节俭的父母所影响的80后,我也没有丢东西的习惯,很多不用的物件下意识地还会觉得以后说不定有用。我把一个不用的烧水壶和单灶电磁炉放进了行李箱,这两件物品都油腻腻的,我找了垃圾袋套上,又放了一点床上用品和浴巾到箱子里。装满以后,床底下似乎空出来一半的位置,我则提着重重的大箱子回家了。
进门时,看到R正好出门健身,我就拉着她“自然健身”,帮我一起把大箱子抬到楼上去。如果用民宿思维来看床下的东西,收来的租金可以买几套床下的东西了,所以如有必要,东西便可以被毫不留情扔掉,以免影响房客心情,本来打算续租而不续租了。
R从外省搬来巴黎,一起住进了我在北部平民区的小蜗居,她并没有带很多东西进来,我俩便平平静静地开启了二人世界,她找到工作以后,开始分担房租生活费,我更有点感觉有钱没处花了。如果要搬家,需要等她试用期过去,不过目前我们也并未感到非搬不可的急迫感:家附近物价低,物资丰富,生活方便,离地铁近,交通也特别方便,我俩工作一个在市东南,一个在市西,居住在市区北边的位置对我们来说也比较居中--她通勤时间感觉稍微短一点点,我则胜在不在试用期内有两天远程工作的时间。
我能想到的升级生活舒适度的方式暂时只有两件了:一是换锅和冰箱,二便是断舍离,把卧室里衣橱两边堆放杂物的区域断舍离收拾整齐。
R对于我对于物品的不舍颇有点叹为观止,和阿姨一起吐槽我什么都不舍得扔,几年前搬家的时候由于不舍得扔东西,便把旧物全部打包又带到新居,有一些东西我不在场,R也不敢仍,还是据说阿姨看不下去给扔了,我也不知道扔了啥,我也没觉得少过啥反正。
我也知道该扔一扔东西了,但一直也没找到这个兴致,因为挺花时间,我可能觉得做这个事情没什么收益;但是东西还是占着空间。其实我工作就是做电子料资源回收利用的。最近卖了8月份最大的一笔单:欧洲某工厂花了上百万欧元采购了接近百万颗一批芯片,结果最后全部不用,整个货品折价价到了不到原来的百分之五,即使这样,由于库存过于庞大,我也花了两个月才终于把货都出清了,回收了十几万欧元,这还是在工厂威胁的情况下,说东西太占仓库空间,不赶紧卖他们就要销毁了。每到这时候,我特别想整个垃圾回收站,专门去工厂回收要销毁的电子料。高价买来的电子物料,如果没有用途,在不到2年之内的时间,价值便能折到原价的5%,这种哲学,对于出清个人物品,也非常有帮助。
如果不舍得扔掉,也可以在BONCOIN法国咸鱼上贱价卖掉,也可以当做慈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