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直面新消费
在这全新的时代,我们面对的是全新的技术、全新的平台,却而代之的也是一种新消费。
那究竟什么是新的消费方式?
在新的风口之下,创业者又该如引发自己的新机遇?
推荐的书:《直面新消费》
作者:徐全、张利英
本书用很多我们生活中能够接触到产品来距离,整体还是通俗易懂。
当然有部分关于经营理念的东西,或许没有接触过的人会觉得稍微有一些晦涩,但是不太影响阅读。
随着短视频、直播带货这些新业态的兴起,其实大家不难看出,很多品牌在改变,他们的营销玩法也在变。
是因为我们的消费理念变了吗?
很多觉得现在的00后人群更愿意为兴趣买单。
但是,这些特征只有00后才具备吗?
试想一下,小时候为了买一个心爱的玩具,能攒上一年的钱;
等年龄大些了,在自己卧室的墙上贴满了明星的海报,这跟30年前扛着录音机、穿着喇叭裤到处招摇的年轻人有什么区别呢?
所以无论任何时代,追求精神消费,愿意为兴趣买单的心态都是一样的。

对于企业来说,面临几个问题。
第一个是产品增长难题:我的产品功能可以满足用户需求,但是销量不佳。
第二个是用户增长难题:我有产品,但是没有用户,或者用户数量不增长。
第三个是企业增长难题:我有用户,但是收入不高;有了收入,但是利润不高;有了利润,但是企业的市值不高。
虽然有很多方式方法,但是最关键的一点还是需求。
比如,“元气森林”在入局饮料市场时,人们早就对无糖饮料有很高的需求。
尽管可口可乐也推出过类似概念的产品,但是基本上都是已有产品的改良版,这时元气森林推出使用赤藓糖醇的无糖气泡水产品,让用户眼前一亮,自然很容易引发购买热潮。
“元气森林”是以“0糖”为最大特点,而不是简单以口味区分,这就十分符合当下年轻用户的需求。
拿捏了需求才能做最好的营销。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过:商业的目的只有一个,创造顾客。

网上有个段子:
生产梳子的老板想考验手下业务员,出了道难题,把梳子卖给和尚。
第一个业务员觉得老板有毛病,直接放弃。
第二个业务员到寺庙对和尚说,如果把梳子当作礼物送给香客,实惠又有意义,香火会更旺,和尚买了1000把。
第三个业务员到寺庙对和尚说,梳子是善男信女的必备之物,如果能请大师开光,成为护声符,既能积德行善,又能保佑平安,香客还可以为寺庙弘扬名声,岂不是天大善事?大师岂有不做之理?
大师听完双手合十:“这番好意,老衲岂能不从?”
就这样寺院成为梳子厂商的合作伙伴,一年下单5万把,专门设计“积善梳”、“平安梳”。
所以新消费下的营销有多种变化,不能固步自封。
本书还介绍了许多方法,包括如何打造超级单品、如何撬动流量等等,如果你对这方面感兴趣,不妨阅读一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