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的人》治好了我的焦虑
连主角名字都没有这本书,却深深记得出差的飞机上闭着眼睛哭湿了口罩。
感觉有点压抑需要哭一哭的时候可以看看这本书,感觉焦虑不知道该从哪开始的时候也可以看看这本书,毕竟过完漫长的今天,还有漫长的明天在等你。
书的开头看得晕头转向,像放电影一样的视角切换,长短焦距跳转让人抓不住主线。没关系,再坚持几页就会出现一个搞笑的开头,不专业的银行劫匪抢银行,只为了6500块。电子银行哪里有什么现金,没办法的银行劫匪跑到附近的居民楼误打误撞进到了一个看房现场。看房现场形形色色的七个人加上无奈的银行劫匪开启了整个故事。
故事看起来和书名没什么联系,但作者却在讲故事的中间暗搓搓地插入了一些自己的感受,而这些感受那么真实具体,直击心灵。
“真相?真相在这里:银行劫匪是个成年人。再没有什么比这个事实更能揭示银行劫匪的个性了。因为步入成年的可怕之处在于,我们会被迫意识到,绝对没有人在乎我们。我们必须亲自处理所有事情,弄明白整个世界是如何运作的。”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刚工作的时候每天晚上回到家就有现成的饭菜,吃完饭玩手机也没有其他要处理的事情,每天晚上八点钟不知道干什么就早早睡觉,转眼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不得不成为作出决定的人,每晚12点睡也不够时间处理所有事情,一切都在飞速旋转中。
“也许你也有孩子,在这种情况下,你会意识到,自己一直在害怕,害怕自己什么都不懂,没有能力应付所有的事。实际上,我们最终会习惯失败,每当我们没有让孩子失望时,反而会暗自震惊。有的孩子可能会意识到这一点,所以他们经常在某些特殊的时刻做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使我们振作起来,制造一点儿浮力,让我们不至于淹死。”
孩子小的时候连为什么要在本子上做记录都会疑问,他们以为本子只是用来画画。但当他们长大之后,有很多事情是家长没有办法应对的,家长也注定会让孩子失望。恐怕这个时候要早早地做好心理建设,以成长型思维进行思考,没有什么是绝对的成功和失败,让孩子失望带来的挫败感是家长保持学习继续前进的动力。
“当然,事实上,如果人们真的像他们在网上表现得那么开心,就不会把那么多该死的时间花在互联网上了,因为没有谁会在真正度过愉快的一天时,还能想着拿出半天的时间自拍。只要拥有足够的肥料,任何人都可以给生活营造虚假的光鲜氛围,所以,假如对面邻居家的草坪看起来更绿,很可能是因为那边的狗屎更多。”
当需要外部认可才能带来成就感时,内心的空白恐怕已经像巨大的鸿沟难以填平了。从内向外探索,而不是被外部的反馈支配。评价并没有那么重要,像文章前面说过的,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人是完全在乎我们。
“焦虑”二字在书中出现的次数不多,但整个故事中的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处在焦虑中。作者把焦虑铺开了说,揉碎了说,赤裸裸地展现在这里,真实的情况就是有这么多的事情,就是有让人焦虑的事,也有一大把焦虑的人,我们又能怎么办?还不是吐出一口气继续向前?
焦虑是一种常态,学会和焦虑相处,有焦虑或许代表有值得我们在乎的事情,有追求的目标。如果没有焦虑,恐怕陷入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迷茫无助失去方向。
只是每一天结束后,当你晚上回到家,请别忘记放松地舒一口气,因为我们又度过了漫长的一天。
然后还有另一个漫长的明天在等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