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旅行的经历
查看话题 >澳门|花花世界迷人眼,纸醉金迷里有人烟

对气味敏感,一出关口,就闻到一股熟悉而又独特的味道,属于澳门的味道。
跟友人谈起,短短的一段路,就像进入不同的世界。怕友人不能感受到这样的差异,用城市像浸泡在香水味中的笨拙比喻来形容这座城市的空气。花木香氛、上了年纪的樟脑丸、街头猪脚姜的浓香、老房子散发的厚重尘味、从商场酒店大门跑出来的香水味、还有分不清的气味,这些味道组成了澳门。
逢人说澳门,必提三件套,购物、美食还有赌场。进入花花世界里面去购物,钻入街头巷尾有享受不完的美食,而金碧辉煌赌场里的纸醉金迷,也着实令人好奇神往。

澳门,有人说它面积不及上海浦东机场,尽管这些年填海从未间断,但它依旧是弹丸之地,狂走几万步的游客,可以在一天之内打卡完这座城市的知名景点。
可澳门却又很大,大到每条街道,每处建筑都有着故事和历史。“对本地居民而言,澳门很大,住了几十年也未能充分了解城市的历史文化。”有书序言。相比住了几十年的居民,我这个匆匆游客,只看到它的一角,还有许多等待探索。

澳门由澳门半岛、凼仔和路环两个离岛组成。到澳门旅行,有固定的旅客路线,成熟又标准。从拱北口岸过关,一出关口,有成排的发财车,还有等待上车的旅客。
这是第四次踏上澳门,前几次已去过大三巴、威尼斯酒店、官也街、渔人码头等等景点,这次我也不再执着去必去的景点,尝试必吃的美食,带着一种“招手即停”的心情,闲逛澳门。

在关口搭乘巴士去澳门半岛,目的地是踏士公园附近的咖啡店跟书店。在有限的出行经验里,得出有咖啡店群聚的地方,就有本土社区的存在。从港闸总站公交站出发,巴士行驶一小段路就是居民区,窗外摩托骑车飞奔而去,站牌下等车的路人,经过一处时看到有菜市场,便提前下了巴士。




菜市场新鲜柠檬两颗十葡币,炸得酥脆的猪耳朵,煲汤的干货,烧鸭烧鹅斩料,实惠快餐,居民在摊档前询价买卖,外籍人员穿行其中。此处少游客,人流便也不多。与香港相似,澳门云集世界各地人,也多东南亚人。
在一处买泰式美食的档口停下,卷粉芒果糯米饭等等,色彩斑斓,被装在透明快餐盒中,一盒十葡币左右价格。休假的人们跟店家闲聊,买上一盒餐点。
傍晚时分,沿着下环街道行走,下了班的人在烧腊档口买一盒烧鸭,斩一份白切鸡,西饼店烤得酥脆的面包出炉,从菜市场走出来提着大袋小袋的人们,残破士多店门口一只狸花猫悠闲躺着,分不出年代的永耀咖啡室半掩着门,饭菜香不时从某个窗户飘出。
这座城市,呈现出它热腾腾而又极具生活气息的一面,而不是印象中赌城里的纸醉金迷、贪欲迷幻,也不是花花世界里的光怪陆离。




在澳门,有钱没钱都可以享受到美食。价比天高的酒店、私房菜里,有着等候的人们。而街边巷尾几十块的便餐,也很受欢迎,且味道也不差,也常常透露着本土人情风味。
早先看《推不走的回忆:澳门街头小贩口述历史》中采访了澳门多个小档口的店主,对于很多档主来说,双手做好手中的食物,不随意涨价,与老顾客亦客亦友。档主多年也不涨价,在他们看来“觉得大众阶层收入不多,食不起糖水,所以就不忍心加价,薄利多销。”在居民区中,仍有这样的摊档,价格不高,但食材用心。

经过一家猪脚姜店,汤汁浓郁,姜的味道极其吸引人。粉面馆窄小,座无虚席。我在街角边找了一家店坐下,点一份牛腩咖喱面。从前只吃过咖喱牛腩面,这一次上来的是炖得入味的牛腩跟咖喱面,面上撒着洋葱跟香菜,还有一些辅料。牛腩炖得很入味,口感也正好,不过于烂乎也不会咬酸牙口,一口肉,再嗦一口面,享受碳水带来的快乐。店家送一碗清汤,汤里有着零星鸡肉跟香菜叶子。牛腩跟面都扎实,半碗下肚就已经有饱腹之感。
咖啡店是生活的另一面
如果说面馆快餐店是为了维生饱腹,那咖啡店就是生活的另一面,它有休闲,惬意,享受的存在。澳门的街区咖啡店遍地,每隔一段路程就有一家咖啡店,有些铺头就是简单一块横板,店内是转不了身的操作间,敞开式的门头,是随手带一杯的设计。
从前在做城市出行计划时,我通常以城市书店为落脚点去规划路线,但后来渐渐的,发现许多城市的书店都大同小异之后,便改为以咖啡店为点,计划路线。

在荷兰二马路,差点错过single咖啡。下午三点多,阳光从街道穿过,夏末的微风捎带些暖热的温度,single落地窗边坐着人儿,推门进去,咖啡香瞬间袭来。店员招呼落座再点单,用常用的支付APP都可以点单。



店不大,一排紧靠窗边的座位,临窗而坐,点了一杯秋栗,坐在最里边的位置,窗外的车马来往,行色匆匆,有游客停驻拍照。过了一阵子,店内突然人多起来,门外也慢慢排起队。看着附近居民踩着拖鞋下楼来拿咖啡,想着在这样的午后,带一杯咖啡回家,打破昏昏欲睡,会如何去度过这样的午后时光。

咖啡馆一般属于两种人,一种是喜欢咖啡,在咖啡香味中找寻轻松的人,另外一种是,喜欢环境,喜爱拍摄或自拍的人。这两种人本质上并不相通,但又有共通的点,让彼此在咖啡馆碰面,而这个理由就是空间感。我爱咖啡,也爱拍照,在这样的咖啡馆,像是一种人类综合实验。可以看到对咖啡有要求的人,手持一杯“斋啡”的享受,也可以观察到见到外观精美的咖啡而两眼放光的人,这都是一种享受。
有些咖啡馆咖啡不出彩,那它必须用绝对出彩的环境去吸引顾客,可一般这样的咖啡馆并不长寿,所以咖啡馆不是既要好喝又要好看,而是最好是好喝,好看有也可以。
喝完咖啡,我爬了个坡,才没走多久,又被一家杂货铺吸引住了。推开门,香氛的味道让人放松,店内温度适宜,一瞬间把我从闷热的夏拉回到早冬的清冷中。
木制厨具整齐陈列,暖黄色灯光照得玻璃杯闪烁光芒,银制厨具放置在杯子里面,就如掉入厨具爱好者的天堂。往内走几步更是我喜爱的天地,成排香氛整齐排列。柑橘罗勒香味的香氛,就如小时候依靠在外婆身上,嗅到她老人家涂抹的香油香粉味道。鼠尾草和迷迭香一捆捆垒放整齐,散发着淡淡的清香,那一刻想到的是,这世间有太多的美好像它们如此,等待着我的到来,等待着我去发现,要是往后困顿在庸常日子里,那我就要多想想那些美好的小玩意,在世界的某个角落里,正在散发着淡淡的幽香,等待着我去发现。



一楼是杂物的美好世界,像是一种生活的小确幸,爬上二楼却是一种居家的舒适感。轻缓的爵士乐,收银台后正磨着咖啡豆的店员,三两的顾客四处散落。从世界各地运来的物件,老式时钟,油灯,咖啡壶,上了年纪的熨斗等等,像是孤品,唯一的难得。
点了一杯抹茶拿铁,坐在窗边,看到对面居民楼里的电视机上播放着电视。在星期六的下午四点半,在游客如云的城市里,在熙熙攘攘的街市中,居民们按照自己的节奏过着自己的生活,这种在生活的别处看别人生活,有一种置身事外的感觉。
如果去一座城市,不去一趟书店,总会觉得少了什么。兜兜转转去了边度有书,一进门店员正好在张贴活动海报,他介绍说书店当天有活动,所以需凭票进场,150葡币的票,可以含咖啡甜品,以及全天的展览、演讲及观影。因为时间有限,所以思考片刻之后,我就放弃购票了。但想着人都到了,也不知下次何时再来,便问店员能否看一下书店的书目,简单看一下,店员想了下也答应了,就简单看了下书店。

匆匆环视书架跟环境后,便动身离开。而后到了葡文书店,也像是碰了壁。书店楼梯口拉起链条,只剩下楼下的空间,楼下主要是外文书还有部分中文书目,但并不是很多。
店内人多,便转了一圈离开。出门前听到一对父子的对话,两个人就着明信片在进行讨论。想到十多年前第一次来澳门,给父亲写了明信片,而那张明信片被存放在父母的衣柜里,好好的被收藏着。而他们,又是要把明信片寄给谁呢?
一半赌场一半教堂
到澳门,不能错过建筑的存在。拥挤的楼房,老旧的骑楼,宏伟的教堂,而大三巴,更像一种标识存在。
有人说,澳门一半赌场,一半教堂,澳门的教堂数量多,历史悠久,1557年(明嘉靖三十六年)葡萄牙人大量迁入澳门,即有传教士抵达,在澳门落地筹建教堂。


如今的大三巴,成为旅客抵达澳门必前往的景点之一,而它就是澳门历史上著名的圣保禄教堂。2019年到澳门,站在大三巴的背后,有一种困惑,一堵高耸墙壁,平坦,横亘在天,它的背后,像一堵平坦的高墙,很难想象,这就是大三巴,只有登上斜坡往前走,看到它壮观的前墙,发出一声惊叹。
资料显示,大三巴是曾辉煌一时的圣保禄教堂的前壁遗迹。1601至1644年间建成的圣保禄教堂曾是耶稣会鼎盛时期的产物,代表天主教艺术在远东的最高水平。而1835年1月26日,因军队在厨房内存入大量柴薪,宏伟教堂毁于一旦。经历世世代代更迭,大三巴依旧屹立,像这座岛般,一面辉煌,一面质朴。
如果有朝一日你也来到这里,希望你也能看到它的双面,无论是辉煌,亦或质朴,这里,值得慢慢品味,而非以偏概全去看见它。
-
豆友204505682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5-04-10 13:58:01
-
要跳舞吗?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4-09-27 13:13:19
你最好看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不要错过罗马的夜晚 (8人喜欢)
- 住在阿尔卑斯山脚的小镇 (6人喜欢)
- 得就得,唔得返顺德 (6人喜欢)
- 当一生与湿气对抗的广东人到了威尼斯 (8人喜欢)
- 在瑞士,第一次看到雪 (10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