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幸福你会想到什么?” “我想到的是大雄和哆啦A梦。”
《尽头的回忆》:作者都说好,你确定不来看看?
文:木石
原发于豆瓣: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5335487/
拿到《尽头的回忆》这本书时首先是被它绿油油的封面所吸引,在盛夏收到一抹浓绿真的很符合温度和季节的观感。
书封上吉本芭娜娜的一段独白更是将阅读前的期待推着高峰“《尽头的回忆》这篇小说,是我迄今为止的作品当中,自己最喜欢的。因为能写出这样一篇作品,我才感到成为一名小说家真是太好了。”

【幽灵之家】
作为开篇第一故事,自然也就承载着我最浓烈的期待。第一句“一起吃火锅吧”就已经击中了火锅狂热爱好着我的内心,心想要是这么写我可就饿了,没有十顿八顿火锅是摆平不了了。停停停,这是一篇治愈系文章,怎能只关注火锅,那么拿治愈涮火锅应该滋味也不错吧!
本篇的男女主人翁是小节和岩仓,故事围绕两位因为一个人在家吃火锅没意思展开,在吃的过程中岩仓向小节透露了一个消息,吃火锅的屋子里还有两位主人也在。谁?在哪?——两位是恩爱的房东,也是我最喜欢的部分,文中对他们的描写集中在小节向母亲打听和小节岩仓再次在出租屋里做吃的的对话。两位老人给我的感觉是那种温暖慈祥的存在,他们的生活很朴素、很简单、但也很温情。其中有一段是这么写的:
“她正以缓慢的动作,在烧开水沏茶。其实茶壶并没有动,水也没有真的沸腾。只有半透明的奶奶微微晃晃动着在做这些动作。缓缓地、一点一点地。一如既往的动作,一如既往的程序,谨慎而周到。”
“在对面的房间里,爷爷正在做广播体操。他穿着短裤,慢慢地伸展着弯曲的腿和腰,一节一节非常认真地做着。他一定深信不疑,这样做就能让身体永葆健康。”
那相敬如宾、安静祥和的一双身影就是我对爱情和老年生活最美的期待。
唔,火锅真好吃!
【妈妈— —!】
《妈妈》这篇我觉得能够引起很多读者的共鸣。本篇讲述松岗在食物中毒后的人生体验,前面一半讲述了食物中毒的经过以及“作家”好奇心驱使下不停提问导致的暴走,在妈妈这个角色出现之前我曾觉得是以“妈妈”之名在描写作家妻子温柔体贴的照拂。在后来回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时,大概是妈妈在我的生活中常常表现出来的样子就是如此一般的给我温暖和一如既往对我的悉心照顾吧。
实际上书里对妈妈的描述很少,一个小父亲二十岁的千金大小姐,没做过家务,在我受伤住院时被逮捕……尽管简短,但在幼时受欺负有母亲可以依赖的感受,也是松岗这次中毒后对妈妈如此怀念的原因,谁会拒绝向妈妈撒娇呢?
中毒一事有惊无险,但在事后回想中感到无能为力“如今回想起来,那天的事全都在转瞬之间,总觉得无论怎样都不可能阻止“,也暴露并改变了松岗内心的某些东西,她以小鸟来描述自己的感受:
“就像被人饲养的小鸟无意间飞出了笼子,以那次事件为契机,那段时间我不知不觉地来到了自己所了解的世界之外。外面一片昏暗,狂风劲吹,星光闪烁。我这只人生牢笼中的小鸟,终将在某个时刻回来,只有短短的一瞬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对我来说,这究竟是不是好事?直到现在,我还时常这样想。“
我们也常常在经历了一些大起大落、大悲大喜后重新对人生有了一些新的认知,也期望阅读了本篇的读者在面对今后的人生难题中也能像松岗一样微笑以待。

【一点也不温暖】
一点也不温暖,却照亮了周围的所有人,这篇是本书所有故事中我最喜欢的。开篇光代以写作为生,总是会试图去观察事物内部极深极深的地方,相信着总有一天能够抵达最后的风景——再也不可动摇的、事物最后的风景。
我也爱观察、爱思索,所有这样的信念我也深深相信着。
光代思索的第一个事物是河流,她认为河流是很恐怖的东西,它的恐怖在于时间之流的不可估量和令人的忧惧。
第二个思索的事物是灯火,也是本篇和核心部分。对灯火的描写分为了三个方面。
一是我们最为熟悉不过的灯火——即夜晚房屋里亮起的灯光,小城家是当地的大家族,人很多,给人感觉是稳定、永续的存在,高大的宅邸里的灯光自然也让光代感受到了稳定的力量。在小城和光代的对话里,我们还可以感受到灯火的温暖,“寂寞的人晚上看见窗户里的灯光就会心头一热。“
二是,在小城出事那天”尽管他家的灯火一如往日的明亮,但不知为何却无法令我像往常一样安心。如同黄昏时分小城的模样,幽暗、孤寂,那灯火的光亮空洞地映照在庭院的树木上。“往日明亮的灯光变得幽暗预示着小城命运的走向。此刻的灯火是小城的生命。
三是“人是亮着的”。“在灯火中的人,是他本身内在的光亮映照到了外面,所以才会让人觉得又明亮又温暖。”小城看到了光代身体里的光,也正是因为光被看见了,被延续下去了,才会让更多的人看见,更多的人被爱守护着。
“直到很久以后我才发觉,那真的是我自身的光亮,小城喜爱那光亮,并且一直为我守护着。”

【小朋的幸福】
十六岁被侵犯,父亲被秘书引诱然后离婚,喜欢上一个有女朋友四十岁左右,谢顶得厉害的人,这是“幸福”?文末转折,这是看见小朋幸福生活的人写的,这也不幸福呀!
再看,“神灵不会对我们袖手旁观。虽然它拥有的力量太过微弱而不足以称之为神灵,但是它的目光却始终注视着小朋。”
神灵的注视就是所谓的幸福了吗?不,直到最后一句我们才知道作者所说的“幸福”是小朋内心的领悟。苦难就是苦难,我们不是因为苦难才变得更好,而是我们面对苦难挣扎着生活下去才成就了更加坚毅勇敢的自己,我始终不认为苦难中的感悟是种幸福,这是受害者用血泪博来的一线生机。
这篇看得有些生气!但在周阅老师的解析中看到了不一样的地方,“在现实生活中已经孤身一人的小朋,却感到‘不在孤身一人’,这一精神救赎的获得不是依靠他人,也没有经过疗愈,而是源自小朋自己心灵深处的‘领悟’。这里,‘隐含作者’附身小朋给予读者的提示是:如果我们能够感知那些拥抱着自己的‘光耀’和‘抚触’,我们将远离孤独。”
【尽头的回忆】
“哎,对你来说,幸福是什么样的感觉?”
“不是,我的意思是,说到幸福你会想到什么?”
“我想到的是大雄和哆啦A梦。”
……
《尽头的回忆》的尽头有一篇《尽头的回忆》,在小路尽头有一家名为“小路尽头”的小店。本篇读完给我一种和过去正式告别的感受。
故事讲述“我”遭遇了本已订婚的男友高梨的背叛,“我”认为的牢固的结婚愿景彻底打破,望着满屋子“我们”照片陷入难过的回忆,回忆着曾经美好的一切,越回忆越心痛越无可自拔,终于在家人的介入下我搬到了“小路尽头”短暂居住,店长西山受命来看看我给予我关照。西山是一个有着悲惨经历但内心却阳光、剔透的设定。在西山照拂“我”的那段日子里,渐渐被他那种冲破层层泥土,要拼命向上,向上去感受太阳温暖的心态所治愈,意识到无尽的回忆带来的痛苦终将是要放下,要过去的,美好的未来才是值得我们去奔赴,去向往的。
用《尽头的回忆》结尾不仅符合了名字的设定,也让我们在读完5篇有些难受、痛苦的故事里燃起要努力生活,努力走到未来去的小小温暖。
阅读这样“痛苦”的故事是否也勾起了你对痛苦往事的回忆?就是这样的,芭娜娜在后记中说到自己看稿的时候也是忍不住的悲伤难过,但在泪水流下时隐藏着芭娜娜美好的祝愿“我总觉得,这种悲伤(假如正好你我心有戚戚,读过之后感到悲伤的话)必定是某种不可或缺的东西。”“我在看本小说集的校样时,忍不住哭泣落泪,但我感到那泪水彷佛略微洗去了心底的痛苦。我希望,对大家也能如此。”
祝阅读快乐!

上海译文新文本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在春天里,一起读书吧!| 一份春日书单 (15人喜欢)
- 因欢乐而怦怦直跳的心 | 毛尖评波伏瓦《青春手记》 (14人喜欢)
- 谁懂啊,编这本书的每一天都在笑!| 埃科《米兰讲稿》编辑手记 (8人喜欢)
- 在野蛮社会里,文明、美和善良都是罪 |《华氏451》 (7人喜欢)
- 八百公里的圣雅各朝圣之路,居然还是“欧洲最佳骑车路线”?| 《不朽的远行》 (6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