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吧啦吧啦800#43 背诵
我已经背好词好句好诗几天了。
为什么背?就是前几篇提到的积累这个话题时受到的刺激。
于是决定,三五分钟也要利用起来,就背点词语诗歌吧。
一开始是背早教机里的诗。这有优势,每天陪小朋友一起磨耳朵,这诗歌都快自己从我嘴里蹦出去了。就是有些音对不上词,需要查阅一下。查完之后,我当场就会了几首诗。我才知道,“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全诗长什么样子,以及这果然是辽阔内蒙古的壮丽景色。听了“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找到了全诗,才理解早教机中只这前四句反复诵读,这四句诗最得李白的神韵。听着早教机里的小孩儿唱读“解落三秋叶,能吹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惊觉古人可以将诗写的如此生动,仿佛这风就拂过我面,吹过我眼前的山花秋叶,又掀起海中巨浪,排过万根竹林。这风好大呀。我的朋友正好分享了一首诗,诗中有小风“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风碎渔灯倒影,点点碎光若星汉灿烂。听着听着,我又开始背《笠翁对韵》。这内容太长了。我才进入“一东”第一节。“山花对海树”,原来海树是珊瑚。“雨霁晚霞红”听着是大雨初歇,晚霞漫天红。不过我查了下资料,朝霞红跟雨有关,晚霞红跟雨可是一点关系也无,是跟波长波短有关系,这个我还没研究透。等我研究透了,我再一并说说这波长波段在日常生活和观察宇宙时的应用。听“参商两曜斗西东”又重温了喜爱参商星宿的故事和它的寓意。想到“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的无助和凄凉。看了“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渔翁”的注解,才记起朔原来有北方的意思。
我又背了些看小说学会的词“少年子弟江湖老,红粉佳人两鬓霜”“知好色则慕少艾”“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衣不如新,人不如故”。人对其不了解的领域能有多无知?我背了几天诗词后对这句话就有了很深的感受。这些古文诗词给我的惊艳,让我对古人的想象力、用词之精准、知识之渊博,有一种五体投地的佩服。他们所能够做到的,完全超乎我的想象。或许是我学生时期太过麻木,以至当年未有任何的感触。但我今日,深刻的被震撼到了。
我还想要继续背《笠翁对韵》,了解雪洞、过天星、吐魄月的典故由来。有机会,我还想看看《聊斋志异》看看古人之于神鬼之说的创想又有多广。
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