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帽子游历记之远离家乡
我有一顶草帽子,一直很少戴。 喜欢帽子从小时候就开始了。那个时候,最渴望能有一顶军帽,不仅仅是儿时梦想的体现,更是对父亲莫名的崇拜。 再后来,开始迷上武侠片和小说的时候,便对农村常见的斗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总以为戴上那样一顶斗笠,在雨中毫无畏惧的人都可能是一个武林高手。而且暑假是和一群小伙伴带着斗笠一起去放牛,即不怕炎炎烈日,也不怕突然而来的雨。 然后就是一种太阳帽的流行,那种开顶的只在前面有一块挡板的帽子,其实除了美观,并不是十分实用,那没有被遮住的头顶总是被晒的很烫。接着还有过一顶顶端是网状的帽子。再后来就是现在依然喜欢的那种最普通最常见的帽子了,往往是只有一种颜色,或偶尔有个商标,通常有白的,红的,黑的三种,造型类似于棒球帽。喜欢它不仅因为它简单,更在于一套配套的装束,一顶白帽子,一件白体恤,一条牛仔裤,一双白色网面鞋,纯真年代,纯真的装束,现在依然喜欢。 但真正刻在心中的一顶帽子,却是那在农村最普遍,也最实用的草帽子。虽然上学越高离家就越远了,但每个暑假总会回到家里,那时正值棉花和梨树忙碌的季节,或多或少总会到地里帮父母干点活,少不了要戴帽子,便不可避免的戴起了农村里最便宜好用的草帽子,即用来挡阳光,也可以在热的时候拿来当扇子用。草帽子便是家乡父母兄弟姐妹的必备品,是农民的象征,在城市是被人不屑一顾的东西。在世人眼中被尊敬的往往不是人,而是一个人的行装,而草帽子则决不在被尊敬者之列。所以当远离家乡,远离农村去上大学的时候,我知道自己戴草帽子的机会越来越少了,害怕别人不屑的眼神,也害怕做那不合群的一位。当然,等到了学校,我还买过一顶草帽子的,因为学校里是有人戴的,那些需要到地里实践的专业是需要一顶这些实用的帽子的,在跟着别人蹭课学习果苗嫁接时,买了一顶草帽子,三块五。当然是只戴了几天就被束之高阁了。再后来,下乡时总会带着帽子过去,尽管不一定会戴,但心境早已不一样了。不再像过去那样渴望逃离家乡逃离农村逃离那风吹日晒雨淋的生产劳作,而是渴望投身到其中去,去寻找一种改变的路。 再后来,草帽子被送给了一个骑车远行的人,不是因为自己背弃了心中的那份情结,而是因为自己已经做出了选择,不再需要它来提醒自己,自己就是草帽子了。 就这样毕业了,再也没有暑假让我来戴草帽子了,但以后却天天都可以戴草帽子了。从今而后可能会长期远离家乡,但从此不会再离开农业了。从此,草帽子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