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骆驼祥子》有感
花了四五小时,一口气读完,深深的沉闷感。这部描述一百多年前的底层劳苦人民的写实小说,再一次像镜子一样反射到了一百年后的今天。
带着我今天的认知去读祥子,觉得他过于迂腐,不知变通,不懂借力,白白错过很多实现幸福生活的机会。可是我没法用刻薄的语言去形容他,毕竟他只是一个想生活的更好的农民。他的见识再高也不过是个城里的乡下人,虽然见到了城市的光鲜亮丽,而不懂城市运行的基本逻辑;他的认知再高也越不过农村小农主义思想的浅薄。
那么究竟还是这个社会把他由一个勤劳勇敢、坚强善良、拥有强健体魄的黄金劳力变成一个偷奸耍滑、自私凉薄、自暴自弃,在底层社会里堕落沉沦的行尸走肉。他也曾经,三次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追求更加体面的生活,却一次又一次的被黑暗的旧社会摧残殆尽。
从古至今,人世间所有的快乐,能有几分是与穷人有关?
穷苦的劳动人民,苦苦挣扎着向上,多少次头破血流依然满怀热忱与希望。祥子第一次将赚了三年的的血汗钱买了一辆新的黄包车,却在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下被抢,他没有丧失信心,鼓起勇气甘冒生命的危险带着三只骆驼从黑暗中又一次走到了阳光下。卖骆驼的三十几块钱他甚至一分不愿多用,只期望存到一百块再买一辆新的黄包车,然而存到六七十块的时候又遭遇了土匪强盗“孙侦探”洗劫而空!如何能不埋怨命运的不公?即使这样,他也想救小福子于水火,遇到曹先生后俨然一副重整旗鼓,重新开始的样子,而小福子的惨死,似乎是那根断了线的风筝,他再也不想有未来了...
是的,不是做不到,是不想要了。
这是个人主义奋斗的失败,干苦活儿的打算独自一个人混好,比登天还难。一个人能有什么蹦儿?
祥子一次次美好梦想与期许的破灭,祥子从一个社会有为青年变为一个道德沦丧的虫豸,祥子的悲剧是这么深刻,这个能把人变成鬼的残酷社会,这是一个个人的也是家庭的当然也是社会的心灵的悲剧!
正如前文所说,一百年前后很有些相似的地方,然而一百年后的今天,个人的奋斗起码能够撑起自己的一片天,也许这就是社会进步的伟大意义,文明的进程才能使人活得是个人!
当然同时我也为文中的女性叹息...
虎妞,虽然她是个丑陋的大龄剩女,虽然使了一些不入流的手腕使自己如愿嫁给了祥子,可我无法讨厌她。在那样的社会环境下,她麻利强干帮助父亲撑起一个人和车厂,她敢于反抗父亲刘四爷的压迫,敢于勇敢的追求自己的婚姻和爱情,同时也用真挚的感情真诚的对待祥子,帮助小福子...当然她强悍善妒,不符合女性温婉贤淑的设定;她样貌粗陋,泼辣有心机,即使是底层劳动人民的祥子也不愿多看一眼,可是她最终难产而死,同样也是旧社会的牺牲品。祥子虽然是忠厚老实的丈夫,却也自私凉薄,并没给过她半点温暖。
钱钟书说:“忠厚老实人的恶毒,就像饭里的沙砾,或出骨鱼片里未净的刺,总给人一种不期待的伤痛”。虎妞大概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在这条想过寻常妻子与母亲生活的路上,命丧黄泉吧。男人的爱与不爱,那么明显而深刻。
小福子,这个角色让我想到莫言《丰乳肥臀》里的四姐上官想弟,同样是为了生计被贱卖而后又去卖淫救命的女性。她们的一生也许就是那些长的有个模样的贫民家里女孩必经之路,她们善良 ,但是从出身开始便注定了命运,这个世界本没有公道可言。她们不会恼、不会恨,不会反抗,有的只是逆来顺受。小福子就这样顺应了命运,回到了她所来的地方,她的悲剧命运是祥子悲剧命运的补充和延伸。然而小福子比想弟幸运的是,她有自我选择死亡的权利。
最后,分享几句发人深省的文中名言,毕竟剧情已经过于沉痛,唯有文字可以慰藉一二。
“看透了自己,便无须小看别人,虎妞就是虎妞吧,什么也甭说了!”
“穷人的命,是枣核儿两头尖:幼小的时候能不饿死,万幸;到老了能不饿死,很难。只有中间那段,年轻力壮,不怕饥饱劳碌,还能像个人似的。”
“一个拉车的吞的是粗粮,冒出来的是血;他要卖最大的力气,得最低的报酬;要立在人间的最低处,等着一切人一切法一切困苦的击打。”
“人间的真话本来不多,一个女子的脸红胜过一大片话。”
“他的口不大爱说话,见了她,他愿意随便的说;有她听着,他的话才不至于白说...”
“爱与不爱,穷人得在金钱上决定,情种只生在大富之家。”
“他的神气很像风暴后的树,静静的立在阳光里,一点不敢再动。”
“自己的路既走不通,便没法不承认别人作得对。”
“祥子的泪要落下来。他不会和别人谈心,因为他的话都是血作的,窝在心的深处。”
“经验告诉了他,明天只是今天的继续,明天承继着今天的委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