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学

看古书,过今日,今天有幸拜读隋朝著名思想家与教育家文中子的《止学》。
本书分为十卷来讲述谋事在人,谋略在心,利用不同的板块内容,来启示人生路上遇到的困难。
观,古人智者与庸者,以知止的分别;
论,智谋运用讲究的是恰当好处和适可而止的把握;
驭,权势,知进退,懂取舍,适时而动才是最好的抉择;
慎,利不蒙心智,益不独自据,合作即共享;
识,辩人不鄙,辩言不争,辩物不觊,言谨慎微保平安;
辨,真假名誉迷人眼,得该得之名,弃虚假之誉;
握,情感尺度之多少,过近则危,过远则疏;
破,蹇而生,苦难是命定,重生是能力;
宽,释怨则放,化解则谋和,诤谏亦可教导;
定,心践行,不迷不弃,苦乐发于心,决于思;
养,身从小处起修,品行不偏邪,道德增涵养。
书的前面先把《止学》的原文和译文全部展现出来,后面的内容逐一按照:原文——译文——释评——事典,来仔细讲述。
原文是古文,译文是现在语,释评是对这句古文做了一些解释,而事典则是借助于故事来展现原文的意思,可谓这一行云流水的理解,能够很深透的去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意思。这也就是把书读厚。
说完古人及书中的意思,太干了,喝点水,整点现代的。
不要觉得会算计的人总是赚的,就算处处算计的人,最终也逃不脱天理的安排,所以没必要自责自己并不会算计。
内向型的人并不必非要变成外向型的人,寡言的勇敢者看似沉默,实际内心却蕴蓄力量,会深思熟虑之后做出决定。
名誉是个好东西,但花花世界迷人眼,真伪名誉飘飘然。如果你的努力配得上荣誉,那就不用谦虚,心安理得之,如果有些虚的名誉,终归是浮云一片。
为什么要读书?因为读书多了,除了知识的增加之外,更重要的是思想的提高。人与人的思想不同,看待问题的结果自然不同。
同样的遭遇,有的人觉得没什么大不了,跨过去就完事了,而有的人却觉得天都塌下来了,感到绝望,其实是同一件事情不同的态度罢了。
也许抱怨也是一种人生,但这种人生并不是太好的人生。就像没完没了的唠叨哪哪的不公,无限抱怨别人的不好,仿佛全世界都是错了,都对不起这个爱抱怨的人一样。
提倡多读书真的不是为了穿更长的长衫,而是为了在以后的路上,遇到困难的时候,内心能有对抗苦难的力量和智慧,而不是撒泼打滚怨天尤人。
本书乍一看目录,嗨~这些都会,可是在生活中,真的能运用到麽?没事都都对照的小故事,能够帮助理解且学会运用。
现代太多人都把赚很多的钱作为人生终身的目标,可是他们似乎还是很穷,不是说赚钱不好,而是赚的钱永远也满足不了自己的欲望。
欲望没有止境,所以赚钱也不能停歇,人生真的需要那么多的欲望麽?如果能力不允许,除了自责内耗,还有其他的出路麽?
唯有思想可以制伏,抛弃不必要欲望清单,也许人生会轻松许多,如果一味的攀比,那可真的是用无上限呐。
人生都是自己在过,没有必要把自己的不幸逼迫成别人的迫害,有能力的人都在默默的解决问题,无能的人才会深渊口诛笔伐能看见的人。
怎么都是过一生,怎么都是在这人世间游历,你是想当个侠客,还是想当个游客,都由你亲自来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