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帮菜必也正名乎
本帮菜不是字面意思的本帮菜。本帮的本,在上海语境里,原先指的是“本地人”,和本地话(区别于上海话)、本滩(本地滩簧,亦即沪剧)同为一“本”,也就是南市老城厢(清代上海县治所在)及其所属周边郊县居民群体。上海话里的“乡下人”原本指的就是他们。上海人是上海人,“本地人”是“本地人”,泾渭分明。所以本帮菜,源头就是郊县居民口味菜色,讲了通俗点,就是乡下菜。 但是今天所谓本帮菜,则是另外一种东西,借用了原先本帮菜的名字,而实质内容早已经历了大换血,变成了实质上的市民菜,而且要强调一点,是普通市民菜,也就是上海老百姓口味的菜。 当中这个变化主要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解放前,本帮菜馆和苏锡帮菜馆(以正兴馆为代表)合并,加入了大量处理手法类似的苏南口味菜色,而上海人中苏南籍本就占有半壁江山,如此便大幅扩大了接受面。相应地,原有的郊县特征减弱,开始迎合市区口味。第二阶段,解放后公私合营,各帮餐馆统归国营,烹饪手法趋于融合,口味差异逐渐消弭。并且国营餐饮一概以服务大众为宗旨,故而口味向大众靠拢,吸收大量家常菜色。这时不论原先是何种菜系,哪路菜馆,最终都呈现一种市民气浓郁的风貌。走到这个阶段的本帮菜馆就不再是名副其实的“本帮”了,除了保留部分特色菜品外,其余菜色与各帮菜馆大同小异。在国营菜馆的混合大潮中,本帮原貌至此实质泯灭。 本帮菜虽然实质上面目全非,但本帮菜的叫法仍留存在记忆中。改开以后,以广东菜为代表的各地餐饮大举进入上海,面对风味全新的各路菜系,上海人为了予以区分,便将逐渐式微的各路国营餐馆认作固有口味,不加分别,一股脑儿全部归为“本帮菜”。由此才有了今日的所谓“本帮菜”。 所以本帮菜和本帮菜,能指唯一,所指不同。或者说,从本帮菜到本帮菜,经历了一个内涵缩小,外延扩大的过程。其实质经历了从传统农家菜,到计划经济时代上海普通市民口味的巨大转变。
-
Loyalius尾生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3-11 13:44:01
-
黑甜 赞了这篇日记 2023-12-05 19:59:37
-
可爱的小丸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23-10-07 06:57:44
-
离净语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9-11 00:42:28
-
满来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9-10 21:5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