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后一代白领的谢幕
我们可能正在目睹中国最后一代白领的谢幕。这代白领的衰落如流星坠地,自改革开放后的兴起也不过寥寥二十来年。在北京,他们伴随了CBD的崛起,在国贸一期建成中开拓、国贸二期中成长、国贸三期中壮大,而当中国尊刺破天际时,这群光鲜体面,实则无产无权的人群,也接近完成历史使命。
随着《装腔启示录》走火,人们称赞终于有一部编剧是真上过班的白领剧。但剧本描绘的白领群像,可能已是其精致幻象的晚期。更卷、更下沉、更技术,撸起袖子为建设四化搏杀,或成为下一代白领的新出路。
衰落是分层的,这次从顶层开始,因为整个生态系统的基底已无法为上层提供足够的氧份。
顶层是美元基金职业经理人的谢幕。大型美元基金中华区裁员风声鹤唳。在以往,他们处于鄙视链最上层。当年全球化超大基金(Mega Fund)在华兴起紧随欧美资本配置中国的节奏,而今天的离去则是减配退出自然的结果。过往,这群人享有的全球化薪酬,在纽约、伦敦都堪称最优厚的水平,同时又享受着中国超低成本的劳动服务,以及过剩产能带来的优质消费品。
然而没有午餐是免费的。这盛宴背后是欧美资本主义积攒数百年的资本和中国双位数增速碰撞的火花。这一火花在新对抗的帷幕下正在熄灭。
北京9月初的主题是募资,多个大型GP-LP峰会举办。21年以来,市场屡屡传闻知名合伙人领衔的新基金募资延期超过1年,让过往时常超募的美元基金也开始积极寻找新资金。10点钟国贸的Beersmith仍然挤满了热切交谈的人群,但更多是投资人在觥筹交错,而投资人的金主-我们俗称的LP,则稀缺得众星拱月。宏观上与之对应的,是海外对华直接投资的断崖式下降。
如果问,就是看好。
但如果行动,就先避避。
从加州最大的退休基金到挪威的主权基金纷纷用行动说话。
随着海外资本撤离,顶层的白领很快陷入了干涸的泥潭。随之衰退的是被调查的咨询公司、跟不上下沉市场国际广告公司、高度敏感主动切割的律所。在职业服务以外,伴随制造业而来的技术白领依然是当局最欢迎的对象,但很快供应链转移的大潮也吞没了他们。三年疫情后,去墨西哥、去东南亚、去开拓新的天地,技术老外也要上山下乡。
就像三体里的维度战争,最精致、贵气,不愿意放弃丰富度的高维生物,最先在维度打击中被清除。
不是每个习惯了讲星辰大海、讲网络效应的人,都可以去细致解读、适应地方的产业政策和招商引资,或者在觥筹交错中阅读一方官员唇齿间微妙的信息。
不落地,就出局。
也许我们也需要一些仰望星空的狂想。
但不重要了,都一样。
一、白领谢幕的经济社会视角解释
谢幕的不只有外资经理人,还有跟不上结构转型的民营职业经理人。其中一部分教培人、产品经理,甚至处于技术和职业服务模糊地带的互联网人,早在前年已被动离开市场。背后是政策、资本、技术的多重压力,以及逆全球化大潮下的宿命推手(觉得语言夸张吗?如果既要又要不夸张,这也不夸张)。
白领本质上是职场生态链富集后形成的中顶层,是中产阶级的中流砥柱,是广大苦过的父母希望孩子们从事的职业之一,却也是摇摇欲坠、随时下滑的焦虑阶层。区别于企业主、创业者,白领绝大部分非所有权人(ownership),仅是职业经理人,核心的财富就是自己的技能和时间。离开了运用技能的土壤,白领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空有屠龙技。
像不像小镇做题家?两者的重合度确实很高。
白领的核心技能是搜集信息、分析数据、说服他人、沟通团队,如果剥离光鲜的外衣,本质上是信息的节点。
在AI将一切自动化之前,人是最好的大模型,具备十六年起步的世界观学习,能够处理数据、做出符合组织预期的决策、并和另一群人讲一样的语言。有时候,并不是钳工不能做白领的决策。差别只是钳工没系统学习行业术语,俗称的Jargon,没有办法让另一端产生“自己人”的感觉。反之,组织也无法信任外行会遵循无形的职场规则。
白领是方差小、勤勉的工蚁,是所有权人将烦心杂事和噪音交给处理的一个科层,一个高度分工体系下的产物。
所以上级最希望看到是下级把信息充分咀嚼、梳理,把行动简化,让自己聚焦在核心决策上。最讨厌啥事都要自己推动、杂事一堆,又理不出关键点的下属。
再进一步说,白领是职场富集的结果。富集的是信息而非物质。
只有大量底层的生产资料在高速流动,流动带来的不确定性指数级增加,加上交易网络的复杂性超出了简单的小业主、生产方、所有权人能处理的界限,才会催生专职处理信息的工种。
没有市场经济就没有白领,有的只是苏联式文员干部。
白领是典型的亚当斯密式社会的结果——劳动分工催生交易、交易带来复杂的信息、信息需要处理和沟通协调。
所以互联网大厂的员工有一半以上时间在开会。会议,无论高效与否,是白领的核心战场。
但随着资本、商品、人员、信息的流动性在全面降低,生产-交易-分发的复杂度在坍缩,白领的生存空间也随之下降。
资本最需要处理信息的白领。由于信息差,跨境资本更甚于本土资本。但资本流动性下滑过于显而易见,无需赘言。从最早的三来一补到互联网投资,海外资本一直存在良好的循环路径(投资建厂-出口;风险投资-海外上市),但近年循环的路径和收益都急剧下降。而境内资本的循环也随着投资回报预期下降、退出不畅和资产单一化,流动性骤降。
正如特德姜短篇《呼吸》传递的哲思,流动性才是带来生命力的核心。
商品的内外流动性则分别达到了瓶颈期和衰退期。在消费力不足、产能过剩的背景下,拼多多横空出世带来了产品下沉的辉煌和想象力,但互联网以十倍的速度走完了下沉路径,以至于三四线的新手机、用户增速、物流网点和产品下乡都陷入瓶颈。而外循环更是凄凉,反而是跨境电商一枝独秀,成为信息化推动的贸易新方向,吸引了大量白领从业人员。
社会人员的流动性降低更是从疫情以来的趋势。大城市持续多年驱离外来人员、人口自然的萎缩、企业主体消失,对整个交易网络的简化是长期不可逆的推动力。如果算上国进民退,算上大包大揽的巨型企业内部化交易网络(是的,科斯)带来的人员需求和效率下降(但不在乎,稳定更重要),对白领的生存是进一步打击。
但所有这些,都比不过信息流动停滞带来的危险长远、根本和迫在眉睫。在有意无意的引导和合谋下,信息的产出变的贫瘠、信息的分发变的单向、信息变的越来越私有化,信息的质量也被大量稀释。
既要又要、互联网黑话、标题党..所有一切都在稀释中文语言的信息质量,造成语言的通货膨胀。一方面这给信息处理人带来噪音,另一方面也迫使信息生产方适应这个游戏,就像魏玛面包店下午提价去适应贬值的德国马克。这是白领的机会?不,这样批量、流水线制造信息,恰恰是AI技术和最低大脑投入的天堂,是反白领的重拳。
单向度、内卷为先的社会本身在信息复杂度上就弱一个层级。越分化、多元的社会,信息节点的价值约突出,越需要信息的中介,指引生产的方向、数量和创新。
当然,事情也可能有另一个走向,即日本化。大公司的职员受益于终身雇佣制度,将大部分时间耗费在科层文书中,白天摸鱼盛行,吃着发达经济体和全球资产配置的老本。问题是我们的老本还不够足。
二、政策对职业服务型白领的态度
我们的监管层有着天然的反复杂度倾向。生产-交易越复杂,越难监管,越容易失控。加上去中间层和防止产业空心化是新时代的政治正确,演绎下来,似乎白领是很值得去化的对象。
公务员是白领吗?职业和生活形态上接近,但本质相反。因此考公是上岸,白领是下海。
如果你见过监管层普遍处理信息的方式,你会理解为什么他们和处理复杂信息的白领难以兼容。A4纸是官方信息交换的基础,范式口号和表态加上既要又要大概占去三分之一的篇幅。干货集中在部分数字引用和表格上,但更多是排比句:因为大领导缺乏时间和注意力去拆解更复杂的数据。
由于领导注意力有限,在正式、书面的分析中,信息越简单、态度越鲜明越好。真实信息交换主要在小型会议和私下沟通,但博弈论的价值一定胜过数据分析。
所以,投行和MBA熟悉的情景分析、变量调整,是无法在静态的纸张上呈现的。更不用说互联网企业仰赖的BI系统和颗粒度极细的大数据系统,背后的动态分析决策和A4治国无法兼容。
这套体系足以应对简单的生产性组织,但和交易型社会背离。
卓越的高屋建瓴很适合大开大合的动员,但烹小鲜更需要数据支持和分析,正如教员的实践论,正如林帅密密麻麻的笔记本。如果有电脑,你猜他们会只写A4纸吗?
政策希望去中间化,而白领看起来只会增加中间层。如果工厂能够直接和市场连接似乎是最好的。我们鼓励抖音快手的产地直销。也希望单一企业巨头的全流程管控,例如烟草、钢铁,甚至房地产。
资本市场是批量催生职业白领的沃土,但资本市场自身的孱弱和外部限制让土地变得贫瘠。
产业空心化是地方主政者的噩梦,久而久之成为鼓励制造业、投资和产能扩张的惯性。
我们在为稳定、可控付出代价,代价之一是和复杂信息强绑定的白领。我们在为渐行渐远的中外关系付出代价,代价是跟随全球资本流动起伏的白领。
面向消费者的C端企业是另一个白领工作的根据地,衍生出广告、设计、策划等服务人员。但我们对消费企业IPO的限制已旗帜鲜明。
技术也在蚕食白领的空间。将白领降格为传声筒和废话写手,是加速白领消亡、被技术替代的最好方式。可叹的是,互联网大厂还曾津津乐道。但毕竟是市场化的玩家,四大巨头分拆的分拆、出海的出海、裁员的裁员,都在尝试摆脱废话。
确实,字面意义上的白领并不会消失,但结构和数量都会大幅变化。职业服务人员将让位给专职技术人员,白领将职员化、技术化、专业化。历史用一连串意外事件推动一群人的谢幕,但回首看来,这一串的意外背后隐藏着太多必然。
© 本文版权归 Goodbobchen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
后商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2-20 01:44:38
-
河南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2-04 23:11:09
-
#Menocchio#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2-04 22:59:03
-
petrouchka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2-04 22:31:29
-
Michael JZ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0-28 10:25:53
-
Cheesebagel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3-26 14:45:03
-
judysbanana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2-21 07:14:26
-
幽雅蓝韵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2-03 17:19:50
-
肉松咸咸 赞了这篇日记 2023-10-28 01:46:45
-
aprilfool 赞了这篇日记 2023-10-06 22:39:08
-
甜豆花 赞了这篇日记 2023-10-03 12:02:36
-
未闻花名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9-12 22:32:42
-
垃圾小狗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9-12 08:57:33
-
郎怀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9-12 08:37:45
-
玩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9-12 07:56:57
-
草莓酱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9-12 07:56:53
-
望平街胎神娃娃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9-12 04:50:50
-
t.d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9-12 03:44:48
-
missymissy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9-12 02:02:05
-
JimHal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9-12 01:00:18
-
风入松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9-12 00:09:22
-
虽然是咸鱼但。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9-11 22:18:51
-
导师组的宠儿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9-11 21:07:56
-
研师益友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9-11 20:55:02
-
דג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9-11 19:07:12
-
momo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9-11 18:32:18
-
U KNOW WHO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9-11 18:23:55
-
冰了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9-11 16:50:48
-
少年瓦特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9-11 16:18:10
-
豆友4104547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9-11 16:17:43
-
Moooooo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9-11 16:13:17
-
留白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9-11 16:02:36
-
小baby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9-11 15:45:51
-
mumudancing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9-11 15:43:32
-
设计防火规范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9-11 15:34:44
-
啊看到没电脑2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9-11 15:31:08
-
淇乐易生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9-11 15:30:13
-
林登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9-11 15:27:58
-
曼仔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9-11 15: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