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8】宋朝的腔调
书名:宋朝的腔调
作者:石继航 类型:历史 时间:2023.08.25-2023.09.13
这本书读下来还是很有意思的,讲了两宋19位诗词人的小故事。(跟去年读的【鲜衣怒马少年时】有点类似)
感觉初高中读完这些书会对诗词有不一样的理解,而不是照本宣科的去记。(希望豆包以后学习的时候喜欢看这些书吧。)
这本书主要是将文人生活和历史事件相合,讲述19个宋朝名人的故事。
【李后主】
才华绝代,误做帝王,为大周后写下『双眸永隔,见镜无波。』
却也并非专情之人,在大周后病危时便与小周后勾搭成奸,『钗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国家不幸词坛幸,用整个南塘覆灭,一代君王的血泪,才催发了悲怆入骨的绝妙辞章。
【柳永】
『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但为人过傲,总喜欢在青楼博佳人欢,虽然到老终于谋得功名,却又念叨“我不求人富贵,人须求我文章”。
得罪了仁宗,没了功名,却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
【晏殊】 一个官场文坛两得意的人。出身不高贵,但自小聪慧,7岁写文,陪太子读书。后太子(仁宗)继位,重用晏殊,官至宰相。
一帆风顺的晏殊,也注定诗词之中少有沧桑。他开创北宋婉约词风,笔下的风物无一不美。
『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传世之作还得是那首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范仲淹】
一生耿直忠正品行,不畏权贵三次被贬,三黜三光由此而来。
军中有一韩(韩琦),西贼闻之心骨寒;军中有一范(范仲淹),西贼闻之惊破胆。或许正是有过边关生活,才能写出传世的渔家傲(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可惜范公的词作存世仅5首,他的“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亦是婉约且深情。
【欧阳修】
当年初中背他的《醉翁亭记》印象还是挺深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如山间溪水一样清新流畅,让人不胜喜欢。
他在北宋文坛是绝对的领袖,唐宋八大家的三苏、曾巩、王安石都是其门生。
旧时奉为古文典范的除了韩愈,就是欧阳修。
欧阳修主修了《新唐书》和《新五代史》,修史这样的活可不轻松,足以消耗大半生的精力。
可能也是因为修史,让欧阳公爱上了简洁文风(这一点我也很喜欢,鄙人平时写稿写文最厌繁琐)。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说欧阳修在翰林院时,见到有匹飞马踏死了路上的一条狗。大家就试着用文字记述一下这件事。一人写『有犬卧于通衢,逸马蹄而杀之』,又一人说『有犬卧于通衢,卧犬遭之而毙』。欧阳修说:你们叙事这样繁冗,修史书的话,岂不是一万卷也写不完。然后,他提笔只写了六个字『逸马杀犬于道』。
欧阳修的词集豪放婉约于一身。
豪放的有『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尊前』
他的婉约小词清丽不输晏殊。 『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 『月夕花朝,不成虚过。芳年嫁君徒盛。』
欧阳修其实挺顺风顺水的,但晚年被公媳传言弄得挺狼狈,最后自请离开京师。
【司马光】
学生时代考得最多的就是他编纂了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所以他一生都在修史和从政,诗词不多,传世只有三首。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这句意味深长。
司马光在女色方面律己极严,即便夫人30岁未生育,他也不找小妾。
但也因如此,这人也没啥情趣。
夫人亡故后,司马光终生没有儿子,孤家寡人的他曾郁郁不乐的写下『暂来还似客,归去不成家』。
晚年的司马光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编撰《资治通鉴》中了。
司马迁的《史记》不过50万字,而资治通鉴却有300万字。为啥?因为这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史。
什么叫编年史?就是接历史年代来写,某一年发生了什么事,历历在目。而不是像《史记》那样,分帝王将相,各自写其一生的经历——那叫纪传体。
编年体写起来难度要大得多,不说别的,就说我们自己,写写一生中经历的大事,可能不难,但清晰到哪一年哪一月,就麻烦多了。一人的经历尚且如此,何况是通贯千年的历史?
所以在完成后,司马光在《进资治通鉴表》中说:“臣今筋骨耀瘁,目视昏近,齿牙无几,神志衰耗,目前所谓,旋踵而忘。臣之精力,尽于此书。”
书修成了,当年砸缸的小神童,已白了乌发、落了坚牙,变成了一个转身忘事、目昏神疲的老人。
用一生来编史,他图什么?
想来在那个时代,他只能用文笔来记录历史,以史为镜,期盼君王更贤明,以此救天下苍生吧。
【王安石】
宋神宗时期“戏份”最多的核心人物。
改革开放春风正浓,王安石总想着把新桃换旧符。
老王脾气非常不好,狂躁狭隘,不能包容别人的缺点和不同意见。他当政时,把说新法不好的人统统驱出朝堂(我的东坡啊)。
有个故事,说王安石刚“参加工作”时,上司包拯举行宴会,他和司马光都在座。包拯当时兴致很高,亲自劝酒,司马光虽然素不喜饮酒,但迫于形势,也喝了两杯,但劝到王安石这里,这个“倔石头”说什么也不喝,连有“阎罗老包”之称的包青天也无可奈何。
放到现在,不喝酒肯定升不了官吧,但王安石这种不喝酒、不会看上司眼色的人居然能当上宰相,为啥?
或许正是因为偏执吧。有句话叫“唯有偏执狂才能生存”,王安石就是认准一件事,非做不可,撞了南墙也不回头,撞倒了南墙为止。
王安石变法的是是非非难以说清,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老王这种性格,对新法的推行肯定是很不利的。
很难想象这种性格的老王,诗却写得出神入化。
『春风又绿江南岸』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都是宋人集中难得一见的“惊艳”好句。除此之外,像『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情也好,境极好,宋诗中少有。
后来李清照那句『随意杯盘虽草草』,很像是袭自这一句;而『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似乎后来被陆游学了去,改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宋朝的书中自然少不了旷达的东坡,不过之前我读过2本东颇传了,也写过读后感,故事大体相同,这里不写了。
其他的像晏几道(晏殊儿子)、秦观、黄庭坚、贺鬼头、陆游、辛弃疾、姜白石、吴梦窗、蒋竹山等等。太长了,下次再写吧,因为地铁到站啦。(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