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灵气和天赋,是怎么被老天收走的
从一众优秀的脱口秀演员中脱颖而出,如今红遍各大网站的徐志胜,一直承认自己是个天赋型选手。
自从踏进脱口秀这个行业开始,徐志胜就被天赋所馈赠的巨大光环笼罩,用他自己的话说,“很多观众被照得都看不见我长啥样了”。

“天赋是很容易花光的,一定要从这个光环里走出来”。
徐志胜深知这个道理:没天赋真不行,只有天赋也不够。于是剪掉了他那个标志性的逗号刘海,要做一个不被定义的人,专注提升内核和才华。
陈铭给徐志胜的总结是,天赋决定你的亮度,努力决定你的时长,亮多久是后面的事情,还有你的热爱,支撑着你不断去努力,不断挑战,然后超越天赋。
他们的这段对话,让大家明白了难怪徐志胜可以做到这么好,他心里门儿清!
作为一个天赋领域的工作者,我们不仅在帮助普通人来认识自己的独特天赋,并把天赋热情变成真正的生产力,也见过一些早年清楚知道自己的天赋,却选择把天赋埋没的人:
一位专业技术人才,因悟性极高,曾于大学毕业后就职公司的第一年,在参与的项目中解决了技术难题,得到了领导赏识,此后他却从未尝试突破自己所在岗位的技术,停留在舒适区10年有余,专业技能依然处在业内中等水平;
一位设计师,年轻时的作品不拘一格,灵动活泼,在业内小有名气,后来因常年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及缺少精神滋养,使得身心能量长期处在低能量水平,致使创作灵感枯竭。
你看,即使一个人从事发挥天赋的工作,起点明显高于同行,它也不能保证成功。因为天赋不能代替的东西很多,比如学习,比如能量,比如上进心、目标感,以及其它一切有助于职业发展的东西。
更何况,很多年轻人还在面临一个残酷事实: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既没有发挥天赋,也缺少价值感和成就感,甚至由于长期从事技术含量不高的基层岗位,导致自己的专业能力日益下降,丧失了向上流动的可能性。
迷茫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在经历过多年的期待落空,意志消磨殆尽之后,会丧失自信和快乐,能量下降,身上的灵气和天赋便很难重见天日了。
我们这里有些在学习天赋教练技术的学员,经常会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有部分人,他没有任何擅长做的事呢?
——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即使你去做有天赋的事,如果没有后天的刻意练习,天赋也无法变成你真正的优势和特长。
例如一个天生拥有语言表达天赋的人,如果他没有选择从事跟表达有关的工作,也没有刻意练习过演讲、写作、主持等方面的技能,那他的表达能力,也仅能超出我们这些业余者的水平,根本到不了专业水平。
跟“没有任何特长”相反的是,还有许多人,说起来特长挺多,却无一精通。
在这个世上,能把自己的独特天赋发挥到淋漓尽致的人,已经是凤毛麟角了。如果你什么都会,什么都不精通,这只能说明,你并没有在真正的天赋上集中发力。
诚恳地问你自己:
假如有一件事,你为之付出长期努力后,最有可能让你成为国内top10,你觉得会是哪件事?
去找到自己的天赋所在,并把它发挥到极致,创造高价值,服务于他人和社会,这才是我们寻找天赋的一大目标。
相关文章: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