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中仙

去的酒吧多了,难免过场多了,因为讲究多了,不再去的也多了。
当审美一旦固化,眼里的酒吧就会越变越少。
这就像看星星,当你相准了一颗看去,其他星星再闪耀,你也无暇顾及,甚至月亮也不过如此。
一 昆明
那家酒吧在印象中似乎镶嵌在一个人最得体的衣服、最显眼的那个位置上。
确是如此。它开在云大翠湖边一条充满人文气息的小道一侧,和它并列或对头一字排开的商户几乎都是书店和咖啡馆。
光顾它的学生和游客如织,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人。这里的菜单以异域风味为主——墨西哥牛肉饼、意大利香肠、曼哈顿面包、地中海三明治……总之不像个卖酒的店,而像个平平无奇的“世界餐馆”。
它懒洋洋躺在春城的阳光下,安静候着一个个来去行人,却没想到,吸引人的却是它的酒。
当你被询问多了需要喝什么口感的酒,问多了难免也过场——对于一个酒精探索者而言,答案很笃定——好入口、度数高、要长饮。
一品脱的金汤力、白俄罗斯、赛犬,价格不过30;若要特调鸡尾酒,如西伯利亚之火(含伏特加、咖啡、冰淇淋)或者彗星美人(有百利甜、咖啡、冰淇淋),价格也不过50。
怎样,咖啡和酒合着一块喝,岂不畅快?
不!
所谓酒仙,一定不遵从嗜酒的时间。那些傍晚拖着三教九流之人在声色犬马之地寻欢作柳、拜高踩低,那唱的还是秦淮河。
酒仙呢,自醒来便会算计这天来的自然——他们也寻花问柳般找一处偏殿,在那不晓世事、不问秦汉之地,纵情高歌。
昆明这家酒吧正是可以从晌午呆坐到傍晚的那种。
二 贵阳
山河纵横的贵州,特别在遵义一代,沿着那赤水河,分布着扎堆的酒厂,最有名的可能是茅台。
什么清香、酱香、新修的茅厕三天香……在酒仙看来,无非过场。
年轻人对最近“瑞幸+茅台”的品牌互动似乎特别上头,甚至有些招聘软件还推出了“酱香型人才”的专栏。
嗯,左不过新修的茅厕三天香。
贵阳有家隐在老城区的酒吧,推出的“夜郎”系列特别迷人——黑糯米酒、刺梨酒、青岩玫瑰鸡尾酒……光听名字一阵浓郁的地方风味席卷而来,价格50来块钱一壶,虽不便宜,但区别于那些高高在上的名酒,也是实实在在的风味了。
多的细节在初次探访这酒家时——穿过高低不平的老城,走过上上下下的隧道,转而走进甲秀楼附近的老小区,在一片恍惚不可见的居民区,隐约从社区垃圾桶的余光中窥见,有一片世外桃源。
它家的酒很清冽,也很淳朴。不分你是本地、外地,一壶酒足够让不胜酒力的人上当——那些听起来清新寡淡、甘之如饴的名字,结果总会让人失魂,但这也是酒仙最迷恋的地方。
三 成都
还是白酒。那些令人无法超脱的东西——好吧,现在蜀地的排序可能是五粮液、泸州老窖、舍得、水井坊……剑南春仍在穷追猛赶——可酒仙从来不过问。
有家特立独行在青羊区的酒吧,连客人也不在意。桀骜不驯的店主只为青睐的客人调酒,每晚营收不过千元,但它完全满足于此。
相信是特别研究过自由市场或者马克思的人才会下定决心——与其一晚为二十人规模的酒局忙着赶着调制四十杯酒,不如安安静静、顺心遂意一晚为十人规模调制二十杯能开怀畅饮的酒……
按照规模经济,这几乎是折本的买卖;但按照如实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这又是不折不扣的对“工作、人的异化”的宣战。
老板如此宣称着,也如实践行着——那些过往旅行的游客,下榻在舒舒服服的人民公园附近,出了门,打开手机,寻到这家酒吧,来了却经常连一杯想喝的鸡尾酒都喝不着,这难免不起过场。
二十世纪有人写满地的便士没人捡。这只能说,人类的历史是个圆——它再怎么翻篇,一百年后也会有雷同的境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