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玉烟沉》| 幕落,山高水长,后会有期
月4至14日,话剧《紫玉烟沉》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戏剧沙龙上演了10场。作为疫情之后元剧场呈现的第一个原创作品,《紫玉烟沉》的制作面临着诸多挑战,但我们还是在有限的条件下尽力完成了本轮演出。
该剧是元剧场对中国传统题材进行改编所作出的新尝试。在创作过程中,我们的中外主创团队怀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以极大的热情进行了服装、舞美、主视觉、灯光等各项设计工作。
话剧《紫玉烟沉》宣传片
元剧场以中国传统题材为基础,进行现代话剧创作的首部作品为首演于2019年的《赵盼儿风月救风尘》。不同的是,关汉卿笔下的《赵盼儿风月救风尘》本就为一出结构清晰、剧情完整的元杂剧作品,因此,尽管编剧在改编《救风尘》时进行了许多创新与调整,但整个改编过程是较为顺畅的。
但针对《搜神记》中《紫玉》的改编工作,则是一个更大的工程,因为其中有多方面的限制:原作本身为一则篇幅仅六百余字的短小故事,且故事内核的戏剧性较弱,其想要传达的价值观放在当下的社会中,也是不容易被完全接受的。
作为一次“命题作文”,戏剧构作与编剧在进行了多次探讨后,还是决定保留原作的故事内核与情节,并在此基础上将故事置于时代的大背景之下,在尊重部分史实的基础上增加了若干人物及发生在这些人物身上的传奇故事,以期为剧目增加更多的层次与色彩。




一些剧评
【观众评论】看的时候一直在想这部剧真的能中法合作吗?台词量非常大,半白话,用词也非常考究,听起来突突入脑,很顺畅;人物关系其实并不复杂,所以这个两个半小时的时长对人物塑造,心理的诠释还算细腻,娓娓道来。还蛮喜欢主线感情之外的爱恨纠葛家国情怀的!配角们的刻画也真的很饱满精彩!感觉节奏、演绎打磨一下会更好!期待!
【观众评论】剧目以春秋时期为背景,围绕吴王夫差的小女儿紫玉和士子韩重的爱情故事展开。初看简介以为是个单纯的爱情故事,实际上还带着时代背景下的国家兴衰、阴谋权斗……每个角色都有丰富独特的故事和背景,饱满生动。特别是几位女性角色的成长,面对命运的选择,令人唏嘘。舞台整体布景古色古香,小剧场座位视野十分友好,演员具有很强的信念感,是一部很少见的古风话剧,整体超出预期。
【观众评论】《紫玉烟沉》以长篇连贯的剧情流生动地展现了春秋末年动荡纷争的历史画卷。“缘分自有时,各自珍重”,乱世爱恋如惊涛骇浪下的一叶小舟,时代的黄昏悄然退场,只留下无数困于故梦中的旧人。同样动人的是对众多配角宿命的绝肖白描,正是那些予盾复杂的小角色跌宕起伏的命运构成这出史剧的底鼓,生聚,死别,情爱,恩仇,轩然变奏出一个时代落幕的长歌。


【华东师大国汉学院副教授 蒋向艳】我一直对卢逸凡导演的戏剧很感兴趣,几年前也曾经看过卢导演的《救风尘》,相对而言,《紫玉烟沉》讲述的故事并不是那么广为人知。剧组将这个故事提炼出来进行现代阐释并以戏剧形式呈现给观众,不仅让观众了解古典故事的丰富性,还可以让观众重温古代的文化观念,如生死观、巫文化等,我相信这是对中华文化十分有意义的探索,也是古典文化的某种当代回归。
【华东师大历史系教授、先秦史专家 黄爱梅】剧本今早看了,非常震撼,没想到这么好。春秋晚期的列国混战,战争和权谋,爱情与背叛,还有复仇,当时各种思潮…… 聊天的时候,谈到了时代的复杂性,我还有疑虑,不知道一个传说中的的爱情故事怎样承载如此丰富的历史信息。看来是我多虑了。
【剧评人 黄哲】《搜神记》中一个常见于世界各民族文学中“一见误终身”的母题小故事被法国汉学家卢逸凡重述。于是,这个可以认为是梁祝雏形的单色吴地传说被赋予了基督山伯爵和巴黎圣母院主人公的多重色彩。只是比起西方最常见的复仇路径,主创还是尊重了故事背景地的文化传统( 虽然这不能说是一部新编历史剧,只能说是春秋吴国历史背景下的罗曼司 )。(……) 九个登场人物如走马灯似轮转登场,排列组合出诸多意向,在有限的登场时间中,如巴尔扎克《人间喜剧》般,管中窥豹地尽可能客观展现了政经军事乃至时代风俗的截面。(……)也让配角哪怕反面角色因人格魅力而有了自己的光彩。而由于戏份的设置等原因,两位主角虽然前半段有游离之感,也在墓中和最后的独白中找到了角色能量的爆炸点。总之,虽然细节仍需打磨,但《紫玉烟沉》仍不失为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视野中值得花上两个半小时观看的一出戏。




元剧场初创于2015年,是一个致力于戏剧维新的剧场实践团体,由法国导演、汉学家卢逸凡(Ivan RUVIDITCH)创立。历经几年的发展,元剧场已与国内外众多专业戏剧机构建立了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如法国里昂国立高等戏剧学院(ENSATT)、巴黎楠泰尔大学戏剧系、苏州昆剧传习所等。2019年,元剧场团队逐步开始其社会化与商业化进程。如今,剧团已拥有自己的专业团队,包括数名中国演员、数位中国编剧,及几位致力于元剧场演员培训的教师。元剧场制作演出的剧目,探索了古今中外不同风格的经典作品:契诃夫《海鸥》、挪威当代作家弗雷德里克·布拉特伯格作品《冬季归来》、关汉卿《赵盼儿风月救风尘》话剧版、让·热内《女仆》、梅特林克《丹达吉勒之死》、儿童剧《小王子》等。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