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琦只是时代的出气筒,他活该...
现在是个人都把李佳琦揪出来骂一顿,李佳琦已经成了现阶段最正确最安全的出气筒,因为大家有别的气也不敢撒对吗?
所以李佳琦活该,成就他的必然会遭其反噬。
责骂者 责即诊,诊而不医无异于喷子,李佳琦肯定是背不起那些后面更大骂名,所以 回到李佳琦提出的问题:
贫穷是因为不努力吗?
正是因为李佳琦在直播间的灵魂拷问,让我们开始反思贫穷和努力的关系,
当我们从小被主流文化催眠努力学习就可以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买到大房子、拥有完美的爱情、生小孩之后组建幸福的家庭。
但等我们按照这个路径长大,发现这一切原来都遥不可及。所以这次李佳琦可是捅到了这代人的痛处了,如他所言这一点就很不圆滑...所以猪猪女孩们很生气。
那努力,一定就能成功吗?
而真实的答案是社会的不平等才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但不同的社会对创造力的定价其实是有差异的。
在苏联,无论你是科学家还是农民亦或是工人艺术家,通通平均分配,多劳也不会多得。这样直接抑制了人民的提高生产率的欲望。
在福利制国家,如欧洲众国,富人被收取高额的税收,穷人夏天去南边海滩晒太阳,冬天去北边滑雪。不努力也不会过的很差,但努力也并不见的会改变什么。
所以贫富是由社会的分配方式决定的,和我们每个人的道德无关和人品质也无关。
问题的症结不在于我们个体的品质和素质,而是我们所处的身份和角色的天然冲突。
每个社会角色都只会沿着属于他的社会最小阻力路径前进,说人话就是人的本能就是利己,本能往往是最不容易察觉的,李佳琦永远无法和贫穷的猪猪女孩共情因为李佳琦代表的是资本,李佳琦也只是本能的代着他的社会身份沿着最小阻力的路径去回怼了买不起79眼霜的猪猪女孩们。而后面猪猪女孩们所发酵的谴责也同样沿着底层社会最小阻力路径形成了对立,展开群殴,所以李佳琦活该。
这也间接的也印证了李佳琦们的短视。
博弈论里面有一个问题叫旅行者困境,讲的是博弈双方如果只能看到一步两步的博弈结果,那么最后会走向共同毁灭的结果。
即如果两个博弈者选择合作,那么他们会双赢。
像某国的关税战,如果双方互相降低关税,那么互通有无资源互补,就会双赢。而一方坚持自己的最小阻力路径去抬高关税壁垒作恶,则会双输。
如果既得利益者无法看到全局,只困于自己角色利益的价值取向,就会劣币驱逐良币,走向恶性循环,比如李佳琦为了维护作为资本阶级的价值观伤害了穷人和女生的价值取向。那么他就会挣不到女生和穷人的钱,也将无法继续享受到特权,跌落阶级。
如果既得利益者能看到博弈的全局,他会选择避免走最小阻力路径,和劳动阶级达成双赢才是长期得到特权和优待的唯一方式。
社会环境塑造了人的行为,人的行为又加强了社会环境,最终成为一个闭环。在全球阶级固化和资源分配不均的当下,要意识到社会系统性的结构化了的压迫和不公,而不是仅仅从个人的道德素养角度思考个体是否有错。
贫穷,不是错。
不想努力,不是错。
如果有人像李佳琦一样PUA你
你就完全可以指着他的脸说:RNM!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