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徒步攻略丨《问道秦岭三百峪:旅游心理视域下的秦岭调研》出版

秦岭又名南山或终南山,据说取自秦岭北麓居民的方位意识。秦岭如同西安市民的后花园,早上道路畅通的时候,驱车半个小时即可从南郊到达距离西安市最近的子午峪、天子峪、石砭峪等地。这些年参加了许多户外俱乐部,发现秦岭北麓有这样一个群体,每周末雷打不动地活跃在秦岭深山,我们统称这些人为“驴友”。
我对秦岭的探索,从距离西安市最近的子午峪开始。最初没有自驾工具,搜索公交车可以到达的山区,最方便的就是子午峪。子午峪不仅距离近,更有一些人文古迹,其中“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故事让子午峪成为知名人文古道。2015年,我走进子午峪,攀登小五台,访问金仙观,并在子午庵喝了杯暖茶,这是我初识子午峪。在子午峪见到众多驴友在山中穿梭,询问之后,方才得知子午峪四通八达,进出子午峪也有丰富的线路可供选择。

与子午峪结缘,便是与秦岭结缘。秦岭在陕西境内横贯东西四百多千米,类似子午峪一般的山谷究竟有多少?是否真的是大众口中的七十二峪?七十二也因此成了我脑海中挥之不去的问号。我翻阅各个户外平台的介绍,开始整理大众口中的七十二峪版图,几乎无一例外地都被介绍为陕西省内的知名峪道。然而,随着探索范围的扩大,我发现秦岭北麓不止七十二峪,七十二仅仅是一个约数。

秦岭北麓的沟道或有几千个,而有公路通达并有名字的沟道或有三四百个。在我最早接触到的2011版的《秦岭北麓峪沟口》一书中就介绍了 300个有名称的沟道。毛水龙在考察秦岭中草药的同时,完成了对秦岭北麓沟口的考察,记载秦岭北麓有322 条沟道,其中陕西省293条、河南省 12 条、甘肃省17条。2018年,在我沿着毛水龙所记载的沟道进行探索时,又一本介绍秦岭的巨著《秦岭七十二峪》问世。
该书集秦岭动物保护站、水利局、应急救援队、秦岭驴友等各方之力,按照水流方向,从陕西西侧写到东侧,系统介绍了秦岭北麓 226个峪道的水文地理、人文历史以及自然风貌。这两本书拓展了我心中的秦岭峪道地图,将我对秦岭的认知扩展到秦岭七十二个峪道之外。

我在对秦岭的探索过程中,借助于一些户外平台,有幸结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驴友,一起徒步攀越秦岭峪道,探索秦岭北麓名山。在我的规划中,通常是每周一个非主流的峪道,甚至一天完成多个峪道的穿越。通过七年的不断探索,秦岭三百峪的蓝图逐渐清晰,那些知名的穿越线路以及秦岭北麓的百十峰,从原本地图上的符号,逐步成为记忆中的情怀。当我终于徒步龙脊三千里,完成问道秦岭三百峪时,我想,是时候从驴友的角度写出一本系统介绍秦岭北麓旅游资源的书了。


秦岭的美,只有走进她的人才能欣赏到。尽管书籍带给我们知识,但带来的只是书面知识,带不来感官体验。去过秦岭的人,心中的记忆大多是如诗如画,如歌如唱,每次提到秦岭的名字,脑海中想起的就会是银装素裹的高山草甸,潺潺溪流下的幽幽深潭,庄严肃穆的神仙道场,鬼斧神工的地质奇观。面对大美秦岭,我曾无数次驻足观看、倾听、触摸,以让它深深地刻在脑海中,变成一生的诗情画意。

这本书虽然涵盖了对秦岭北麓主要风景的介绍,但更重要的是介绍秦岭北麓百余峰的徒步攻略,这些攻略中有对山峰攀登难度、位置、高度、距离以及主要风景的介绍,希望读者可以选择感兴趣而又有能力完成的线路走进秦岭欣赏秦岭。

尽管我在秦岭山中的足迹有数千千米,大量的山峰道路已了然于胸,朋友们说我是移动的秦岭峪道地图,但我每一次出行依然谨慎小心。即使我知道秦岭三百峪有上千条道路,但这些仍只不过是秦岭的冰山一角。对于秦岭,永远要心存敬畏之心,秦岭的博大精深是一个民族千百年都无法参透的,更何况是一个人。我在这本书中,对秦岭的动植物只是一笔带过,对地质构造更是不敢妄言。一个研究饮食心理和旅游心理的人,不敢在不熟悉的领域夸夸其谈。

由于篇幅限制,这本书在初稿的基础上删去了数百幅图片,最终仍然保留了 800余幅主要用手机和无人机拍摄的图片。为了使读者更直观地欣赏秦岭美景,我所录制的视频和图片资源,以及近年来的航拍资源,将通过名称为“南山马队”的抖音以及视频号发布,感兴趣的朋友可搜索欣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