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观察日记
查看话题 >在孤独和疲惫之间
周一早晨看完孩子们的周记,感慨很多,通常我用一节多课的时间,读完所有周记,边读边在word里敲下对每个人周记的评注,相比直接写在周记本上,这样更快,效率也更高。
超常规的工作时长里,人只能不断训练并提高自己的效率。我提高工作的效率,孩子们则是每天见缝插针地写作业,只要写完了作业,就代表今天的任务完成了。
阅读他们周记的早晨,我不断想到两个词语:孤独和疲惫。此刻的他们,是生活在孤独和疲惫之间的少年。
下面的这些文字,记录了他们在一周的疲惫与孤独中发生的故事,细碎的快乐,漫长的茫然,以及每天来回放学路上抬头所见里季节的讯息。
先来看一个女孩子本周的情绪和心声:
在浪费时间中获得乐趣,就不算浪费时间了吗?老师,拿起了笔杆却不知道如何写下第一句话,很难描述我现在的心情,很难过、压抑、喘不过气,可能确实有点小题大做,可能让未来的我会觉得很幼稚,可她不会懂得我现在的心情,一个未满15岁的孩子。可能我该长大了,成长又是什么意思?不知道,知识身边的人说你该长大了,于是我好像就长大了,又好想知识穿着成长的外衣,可还有三年我就成年了,成年,好伟大的词语,一个小孩变成成年人,好神奇的事。下一个夏天,我就要中考了,中考。这样的生活好没意思,枯燥的不行,这似乎不是真正的生活,真正的生活是充满活力地活着,生命力,为什么要在这上面浪费时间,如果把这些时间拿来学习我就可以不用那么自责,想着我的成绩,我觉得很惭愧,就这样再陷进无穷的漩涡,自我内耗。我知道老师们觉得我没有用努力,没使把劲儿,我也这么觉得,于是我开始拿出一些力气,但不知道往哪放,也不知道它是不是真的力气,我总是不知足,我想把每一科都往上拉点,可拉了这个那个又掉下去了,而有时则是怎么都拉不上去。于是我开始有点控制不住情绪了,头发也大把掉,我很害怕,说不上来是哪里出了问题,就好像突然地,预谋已久的一场暴风雨,而我没拿伞,倒在雨地里。我觉得时间过得好快,我觉得它抛弃了我,我觉得这个时代好快,我觉得我追不上它,我感觉友谊好复杂,我觉得我一点都看不懂它,我讨厌孤独,可我觉得真心的朋友远离我似乎很容易,我又被迫与它为友,我想念小学的一个挚友,我认为她真的很契合我,直到现在也这么觉得,可经过两年的时间,我再也透不过友谊看到她了,但我依旧想她。老师,抱歉,毁了你的好心情,但谢谢你,我现在好多了。希望你不要觉得我幼稚得可怕,但你要是那么觉得也没关系,因为大家都这么觉得,我原谅你,也原谅大家。难过好像说不尽,我竟然写了这么多。我想今天之后,我依然要将这一堆乱麻捡起来,可我想这过程应该很漫长,但我会将这团乱麻织成毛衣,留给冬天的我穿,及时我还不会织毛衣,这场无声的战争结束了,我胜利了,战利品只是双目通红和一桶纸而已,于是我把它藏在心里,当成秘密。——9月17日。
9月18日早晨,她继续写到:
9月18日早,我又感觉这些都不是事,我似乎找到了情绪的源头,是我这两天太累了。但我的超能力又会让我一直做个快乐的人,当然,超能力也会有失控的那么一两天。
周一早晨读完她的日记,我很心疼,有些窒息,这是我们班上平日里看起来最轻松的一个女孩子,她脸上时常挂着一种明媚单纯的笑,有两个酒窝,笑起来整张脸就像一朵花,她的笑光看起来就很治愈,她性格好,几乎从来不跟同学生气,有一股灵气,对一切似乎都是轻松淡然的,游刃有余,学习上不费力,成绩也依然很好。
以至于我从没发现她深藏内心的这些负面情绪,直到看完她的这篇周记。我把这篇周记完完整整地敲下来,它体现了一个人的情绪像火山一样,聚集,喷发,爆发后疲惫地陷入平静,以及第二天的重新复活。
火山的表面有多么平静,喷发就可能有多激烈。
情绪从崩溃到自愈,这个过程成年人很熟悉,只是没想到十四五岁的孩子也要开始面对情绪的火山了。我想起自己的中学时代,没有体会过的这样深刻的疲惫,也还没开始追问意义,那时候支撑我心灵的是用年幼的想象力编织出来的美梦,完全是做梦的年纪,而他们现在似乎早已不会做梦了,我没在他们的周记中看到过他们的梦,也许他们从前做过,更小一些时。人类的早熟让孩子早早失去了做梦的能力。







学校的窗户很小,只开了一条缝,孩子们笔下的这些天空和云彩,是他们透过这些缝隙看到的,窗外的天空是他们每天能看到的有限风景,他们把早晨和傍晚的云霞写进了周记,这份观察力已很令我感动。也鼓励我相信文学的感染力,相信人类对美的感受是共通的。
早秋的这些天里,天气晴朗,每天黄昏都有好看的云彩,孩子们在学校待到晚九点,刚好可以看到傍晚天空的云朵变化,有一天空气能见度很好,我在教室窗外看到了南山,我说:“看,今天居然能看到南山哎!”孩子们兴奋地挤到窗口,看起了南山。
窗户外是一片城中村,清晨上课时,一个大爷拿着一杆红旗在楼顶挥舞,孩子们说,大爷每天早晨都在摇旗。
……
这些,就是他们眼里的风景。他们用笔记录了它们。这是我从带上他们的那一天就一直在讲的文字的力量,“成为负责任的表达者和终身的阅读爱好者。”我们的目标完成了一半。

这是教师节那天一个孩子写给我的,当朝阳、夕日、蓝天、白云、绿树、红花,这些普通的事物被一个孩子细心观察、体会,并诉诸文字时,我感受到的是作为一个语文老师的意义,我日常工作的意义。这些意义无关乎荣誉、职称、奖励、成绩,领导的青睐,家长的称赞……我在教师节那天反复听过一首歌,歌词中唱到:
“不需要你赞美我,不需要你报答我。”
世人的毁誉不重要,重要的是做正确的、有意义的事所来带的满足感。

相对每晚熬夜,日复一日深陷疲惫中的孩子们,上面这个男孩子算是一股清流了,他是个神奇的存在,人聪明,爱动脑,效率高,我很开心他在尝试使用方法使自己在夹缝中获得平衡,寻找轻松,保证健康。但并不是所有孩子都能做到像他这样。
我欣赏他的方式。在朝七晚九的疲惫生活里,和他一样,我也在试图通过提高效率来让自己尽量轻松一点,我每天早晨到办公室,集中干完这一天最难做的工作,心无旁骛,目不斜视,头戴耳机,打开巴赫,现在只有在巴赫的节奏里,我才能高效且不受外界干扰地做事,这篇文字也是在巴赫的节律里敲下来的。
我把每晚的睡眠提前到十点,保证十点把自己放到床上,关灯,酝酿瞌睡。
无论怎样,人需要健康地活着。

这是个曾与我发生过一次冲突的孩子,过了很久后,他在周记里写了一段话给我,其中有一句“不容然后见君子”。我很喜欢,作为一个集合了贪嗔痴怒怨的凡人,我尽力让自己像一个君子。
他的周记在思考虚无主义,在周记的末尾,他丢失了意义。
有很久,我没分享过孩子们的周记了。功利的社会评价,浮躁的气息,有时会令人丧失做一件事情的热情,渐渐丢失初衷,我承认我不是那种能坚定地独行其道的人,虽然我已足够任性。在我身处的圈子里,因为生存的考量,我也做不到“虽千万人吾往矣”。
但是,我尽可能地在我所能掌控四十五分钟内,做一个自己欣赏的语文老师,什么是美,文学可以有多么深厚和广博,从美的角度出发,我们的《湖心亭看雪》不在《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之下,美有无用之美吗,美的目的不是为了实用,美是升华和净化,是至高的享受,是馈赠。
每一天的课前,我会和孩子们分享一首小诗,几行文字,我们读里尔克的“在林荫路上不停地徘徊,落叶纷飞。”
也读海明威的文字,“这是一个很冷的秋天,风从山冈上吹来。”
还读聂鲁达:“忆起你,就想到了光明,炊烟,宁静的水塘!”
读海子:“该得到的尚未得到,该丧失的早已丧失。”
虽然不知道每个孩子能读懂多少,但总相信他们日后会有懂得的那个瞬间。
秋天的语文课上,我们看着窗外,说了几句话,就成了一首诗:
清晨,
窗外楼顶上,
鸽子飞过,
大爷在摇旗。
我说:“你们看,这就是文字的美,是诗啊。”他们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Y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女性如何自然地展露身体 (183人喜欢)
- 十天前我的眼镜丢了 (15人喜欢)
- 秦岭观山 · 土门峪二龙塔 (5人喜欢)
- 秦岭三月·蓝关古道 (18人喜欢)
- Deepseek是懂安慰人的! (4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