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9/21 随笔
十二星座无法定义一个人,而中国的二十八星宿则是真正的天文学与五行、天干地支、八卦相连,那十二生肖呢?重点其实是年代,十二生肖前面对应的十二地支才是重点,动物就相当于代号。
而西方的十二星座,黄道十二宫是真,和中国的二十四节气有类似之处。那十二星座性格或者人格是什么东西?具体是谁造出来的不得而知。总之这个东西一点用没有,就跟那个MBTI人格一样烂,要不是十二星座人格查不到是谁,根本不会出现那么多乱七八糟的解释,还碰瓷黄道十二宫。查到了那就和MBTI一样,都是商业手段,近代约两个世纪左右打造的骗局。都是利用一个正经的理论来进行商业化改编,荣格怕不是要被气活了,荣格当初也是受到了易经的启发,八维也和八卦听起来很像。
但是,十六型人格完全是乱编,并且通过这些计算机的统一测试题无法完全定义一个人的性格,更像是在测试你当下的情绪,要知道,一个人的情绪是不断在变化的,你可以管理情绪,但不能控制或压抑。情绪在不停变化,你管理不好,以主观意识去答题,测试结果就不同,如果能做到情绪管理,那估计这玩意也测不出来你到底在想什么。
以主观现有的思想,你不管去测什么,结果都很类似,这并不代表很准,而只能说明你当下是什么情况,难道就非得被这些给标签化吗?我们在了解一个人的心理情绪之后,其实是要做出不同改善的,让你的心态变化,管理好心态,而不是让你愈发迎合这个人格标签。
内向和自闭完全不是一回事,内向并不代表自闭,但往往有很多人认为内向就是自闭,最后不是自闭的人也被弄得抑郁或者自闭。
这就是没有一个合理的观念,我们现在太过分追求西方人的极端外向,实际上中国人既不过分求新求变也不过分保守,既不过分开放也不封闭,既不属于内向也不属于外向。而是凡事求合理,合乎中庸之道。什么事都讲究一个合理的度,这样就够了。
而现代人过分追求西方,导致我们的教育变得越来越追求资本阶级,有了阶层划分,认为不合群的人一定有问题,而不想想是因为什么而不合群。
没有共同话题那就说明这个地方没人跟他聊得来而已,这根本不算心理问题,只要适应学习环境就足够了,其他方面也不一定非要在这里找到,现在没有也不代表以后没有。
而成绩差时,也不能一味地排挤,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不可能一个人样样都精通,每一科都是高分,最后还是要选一个擅长的领域。当然,每一科都得会一些那是必须的,因为领域之间都有合的地方,有分有合,都涉及一点。
但要分数都很高,即使达到了,那这种成绩也很难保持到毕业以后可以继续实践,总得选一样最擅长的。既然教育不是要我们教出一模一样的人,所以社会为何又要迎合一模一样性格的人呢?
这就令人想起现代观念,还是观念出了错误,从小就认为外向一定是好的,自闭那确实得早治疗早改善,但要仅仅是内向,那就没必要了。内向的人在某些特定的事情上也很擅长,现在内向的人其实更能改善自我,有一点向外,有一点向内。而不像那些一开始就特别外向的人,都不会理解内向的人,直接统称为偏抑郁社恐之类的名词来试图理解。
其实这并不叫作理解,而是将私自将其他人进行标签化,这是很不好的。而现在人格测试这种玩意出来,更糟糕了,很多没问题的人看着测试结果标榜自己有问题,认为自己就是这个人格,就是这种人,实际上大家都仅仅是在合理范围的中庸性格罢了。那彻底带入到人格标签的人呢?会把自己不断地偏向这种人,最后真的变成一模一样的人了。那这实在是最糟糕的情况。
不同的人之间,互相理解,互相包容,而不是将这些人统一分类,你能管好别人?性格和情绪是可以变的,一个人的心态一改变,什么都改变了。现在这么做只会让双方走向极端,内向的人越来越内向,渐渐走向自闭或者抑郁,太压抑不好,而外向的人越来越傲慢、自大,太过浮夸。
中国人的思维不能变得单一化,而是要不断地在合理范围内变通,现在整得心理没问题的人全都有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