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雅典卫城
艺术史是可以伴随人一生的,每当需要沉淀心绪、静思远望的时候,看看古典雕塑、绘画,可以使人抽离出眼前的苟且,放眼更辽阔的世界。人随着阅历的增长,心会变得柔和,对这个世界更多一分包容,对生而为人的苦难也多一分理解。随着心境的变迁,对艺术的解读也会不同。我最早是喜欢印象派的,在巴黎各个美术馆流连不舍,觉得印象派作品是最能启发人想象力的。看似轻轻几笔,或点彩或补色,实则意蕴厚重,情感缜密。由近至远的观景过程让眼前的画面从粗糙的色块渐变成柔润细腻的朦胧意象,有种梦境般的幻觉。

过了几年,我的兴趣渐渐转向了更早期的文艺复兴,佛罗伦萨成了圣地,好似每一幅壁画都闪烁着照亮中世纪黑暗的启蒙曙光,让人穿越时空去感受那沉睡千年后的人性觉醒。再几年过去,我的最爱变成了时代更久远的古希腊艺术。文艺复兴,复兴的便是古希腊艺术,那么为什么不去从根源解读,探索西方艺术与文化的原型?古希腊时期的艺术作品至今仍保存完好的大多是雕塑、建筑与陶器,绘画作品传世极少。 希腊古典时期的雕塑可以说是西方美学 Idealism 的范本,古希腊建筑更是奠定了西方建筑学的基础,影响了后续的两千多年。希腊古典建筑讲求 Symmetry、Balance and Harmony,其典型的 Doric、Ionic、Corinthian 三种建筑风格直至十八、十九世纪的新古典主义时期仍被奉为 Standard Orders。


雅典卫城上的神庙建筑群 (Acropolis) 可以说是西方古典建筑的 Pinnacle。公元前五世纪中期,雅典及联盟城邦 Delian League 在波希战争中打败了波斯帝国,开启了古希腊文明的鼎盛时期。当时雅典是联盟首领,从各个 City State 集巨资用于军备与城市重建。由于卫城上原有的神殿全被波斯军队毁坏,雅典人在原址上耗时半个世纪重建了帕特农神庙、伊瑞克提翁等神殿,再现了古希腊城邦的辉煌。

卫城上的众多神庙中,我最喜欢 Erechtheion (伊瑞克提翁)。在希腊神话中,海神波塞冬为雅典城带来了水源,雅典娜女神则带来了橄榄树苗,他们都想要做雅典的保护神,而雅典人最终选择了雅典娜作为 Patron Goddess。Erechtheion 为纪念雅典娜而建,于公元前四百多年建成,传说这就是雅典娜和波塞冬曾经争斗过的地方。Erechtheion 主殿里曾供奉着雅典娜的木制雕像,几座侧殿分别 dedicated to 宙斯、波塞冬、Hephaestus (铁匠之神) 等其他奥林匹斯主神。


Erechtheion 建在卫城一块高低不平的石基上,几间神殿由柱廊连接,极具空间感。柱廊是典型的 Ionic 风格,柱身纤细,Capital 装饰着优雅的的涡卷装饰,神庙上方围绕着一圈 Ionic Frieze,可惜大部分已被损毁。最特别的是南侧 Porch 的六个 Caryatids,由大理石雕刻的少女像代替了柱廊。这些少女编着蓬松的长辫子,头上顶着花篮式的 Capital,身着 Peplos 与 Himation 风格的古希腊服饰,衣服的褶皱刚好代替 Ionic 柱身的 Flute,与建筑本身完美融合。与庄严的帕特农神庙相比,这些少女像柱使 Erechtheion 神殿更具 Femininity,每座雕像的面容与服饰略有不同,给整座神殿赋予了鲜活的生命感甚至现代感,似乎这些少女随时会眨眨眼微笑着走下神殿。




卫城最大的一座神殿 Parthenon (帕特农神庙),是整个建筑群的中心。Parthenon 为供奉雅典娜女神而建,Portico 是典型的 Doric 风格,柱身简单大气,Capital 没有多余装饰,每根柱子从下至上渐渐变细,中间略突,并不是直线,而四个角落的柱子比其他的更粗一些。这些巧妙的设计带来的光学效果使神殿整体给人一种非常对称而平衡的视觉印象。神庙中央曾供奉着12米高的镀金木制雅典娜雕塑,现已被毁。神殿四周的 Metopes 雕刻着不同的希腊神话故事:西侧描绘了 Amazons 与古希腊的战争,东面描绘了神与巨人之战,南面是 Centaurs 与 Lapiths 之战,北面是特洛伊战争。这些神话故事在 Ovid 的《变形记》与荷马史诗中有详细记载。帕特农神庙上方原本围绕着 Bas-relief 风格的 Frieze,现收藏于卫城博物馆和大英博物馆。这些 Frieze 虽是浅浮雕却人物场景复杂多样、生动形象跃然而出。神殿两侧三角形的 Pediments 描绘了雅典娜女神出生的故事及雅典娜和波塞冬争做雅典守护神的传说。这些 Pediments、Metopes、Frieze 雕塑是卫城博物馆和大英博物馆最重要的收藏之一。





Temple of Athena Nike (雅典娜胜利神庙) 是卫城上最小的一座神庙,每日傍晚在山顶的西南侧迎接卫城上第一抹落日余晖。这座神庙也是 Ionic 风格,供奉着雅典娜胜利女神 (Athena Nike 是雅典娜的众多身份之一)。Temple of Athena Nike 命运坎坷,在十七世纪末奥特曼帝国入侵时被毁,十九世纪被简单修复,一百年后再次被拆毁,直至十几年前才最终完成修建。卫城入口的 Propylaea 山门大部分已被毁,修复的部分只有一些 Ionic 和 Doric 风格的大理石柱留下历史的痕迹。日落黄昏时,徘徊在卫城之上,地上的影子每刻都在移动,给人一种在古老神殿之间追寻最后几缕阳光的错觉,天色也由蜡染的深蓝色渐变成透着黄晕的水洗蓝,最终蜕化为黯淡的灰蓝。傍晚总是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感,看着飞鸟回巢,人群渐散,心中不免寂寥。人在路上,孤独如影随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