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文转码硕士找工日记(三):从服务员到旅行社运营(上)
好久没更新了,上一篇找工日记是在4月,我刚去一家丹麦餐厅兼职。这几个月发生了不少事,现在我已经从餐厅离职,在一家丹麦旅游公司做运营,正式成为每天朝九晚五的打工人。
请注意这不是一篇转码成功励志文,我现在的工作和码无关,薪水也比IT工程师低很多。从转码的角度来说,做旅游公司的运营当然是失败;但重要的是我在丹麦有了第一份全职工作,和以前打零工的生活比起来,感觉像是漂泊了很久后终于有一只脚上岸。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走在一条什么路上,这条路又通往怎样的人生,但现在有了稳定的收入,感觉多了一点安全感,也更有勇气去追求更好的工作和生活。
所以想记录一下这几个月的转变,以及进入新的人生阶段的感觉。这是第一篇,关于我在餐厅做服务员的日子。
我是4月底到7月在餐厅打工。起初我非常不适应,一方面因为我不了解西方的social norm,另一方面又要熟悉很多繁琐的流程。感觉真的像是婴儿学步一样笨拙。一开始我连啤酒都不会倒,和客人说话会很紧张,犯了很多错,还常常忘记客人随口一提的要求。新手期的感觉就像是我在一个脆弱的氧气泡泡里,周围都是应付自如的同事和客人,只有我小心翼翼、畏首畏尾,生怕一犯错泡泡就会破碎,我就会缺氧。
不过这种感觉其实和现实差的很远,真实的情况是我会犯错,而且会犯很多错,不过其实没那么严重,谁会一直记得某天吃饭时服务员犯的错呢?一开始我犯了错,例如忘记给客人酱料或者上菜太慢,我都很严肃的和客人道歉。但这样其实蛮扫兴的,客人是来吃饭放松的,谁会严格审视服务员的举止呢?所以我后来就慢慢学会即使犯错,大方承认然后及时补救就ok,没必要给自己那么大压力,这样也会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客人的影响。我的主管还和我说过,客人永远不如你熟悉店里的一切,所以你大可以make fun of it,让客人感觉不到你有犯错。例如说如果忘记上酱料,就和客人说“you know what? This dish goes perfectly with ponzu, so I’ll give you extra ponzu on the side, just a second😌”这样也不错,不过我总感觉有点西方式的虚伪🥴
这样的社交规则我在打工时还学会很多。另一个蛮重要的是要take the lead。因为客人其实并不知道餐厅是怎么运作的,所以在接待客人的时候,不仅要满足客人的需求,还要思考怎么安排才能让接下来一整晚餐厅都能顺利运转。这就要求主动引导客人,例如给客人推荐套餐(为厨房省事);给客人几个确定的酒水选项而不是问他想喝什么(加快决定);主动帮客人安排座位而不是等着他选(避免产生过多无法利用的位置)。这样不仅能让工作更顺利,而且也会让客人觉得你很专业/可靠。反之,如果被客人引导,只想着如何满足眼前这一个客人的要求,那可能会在这个客人身上花费过多的时间,导致自乱阵脚或无法兼顾别的客人。
总的来说,我感觉这边的社交文化非常看重举止体面(虽然有时候是装的)、积极主动、chill从容。虽然我现在也还在见习阶段,但是这几个月兼职的确让我学到如何表现更得专业。感觉做服务员对面试会很有帮助。所以即使我现在不做服务员了,这段经历还是很有价值,让我能在空窗期保持active。其实想在国外找工作,保持活跃的社交生活真的蛮重要的,因为可以认识不同的人,和local建立社交圈。不然总觉得自己是outsider,就更难踏出找工作的第一步,去面试都少一点底气。
到此,我的餐厅兼职就告一段落。下一篇我会写我如何找到现在的工作,以及介绍现在工作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