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当下与广阔视野的辩证思考
在观察金顥的进步以及自己的经验也能发现,即便人类相对于目前的AI更善于处理不同的任务,人类还是应该尽可能让自己在一段时间内专注于某一个目标上,对于局部时间,显然这种专注会让人进入心流状态,效率更高,可以在一段时间内挖掘目前可能能够达到的极限,固化成果,之后可以进入相关研究中遇到的其它分支。对于较长跨度时间,由于每段时间的效率达到了极致,整个时间的效率也相应达到较优的状态。专注于当下可以提高效率的原因可能是,神经网络处理不同信息是分区的,在相同区域中网络传递和处理信息的成本相对更低一些。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专注于处理某个事情时被打断会很烦躁,因为我们大脑的带宽是有限的,我们的大脑不善于并行处理问题。但这是显性方面的,当我们经过强化训练建立起对某一个领域的深入认识后,我们的认识会自然向外围扩展,因为各事物间本来就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我忘了名字的美国数学家曾经建议,从长期来看,我们最好在脑中存储几个问题,当某个问题经过一段时间推进到无法推进的程度后,我们可以转向另一个问题,在对另一个问题的研究中,我们可能会找到突破前一个问题的线索,这样我们既保证了每一段时间的专注,又充分利用了所有的时间,对所有问题的认识呈现了螺旋发展的态势,这样我们可以建立起广博视野和深入的认识。专注于当下还有两层内涵:一是,当现实中有其它事情在干扰我们时,我们需要有意识的忽略这种干扰,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目前需要专注和推进的事情上来。我们总会为某些事情忧心忡忡,比如与别人竞争少量的名额,但这种担心对于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无济于事,反而会降低自己当前最应该做的事情的效率。二是,我们应该制定几个短期目标,并根据情况对这些目标进行优先级排序,我们自身能力的提升取决于这些短期目标的实现。这些短期目标的意义在于把我们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试想如果缺乏几个明确的需要付出努力才能实现的目标,我们就会随意使用我们的时间,无论是碎片时间,还是一上午这种大块的时间,就会浪费在刷一些零碎的信息上面,这样虽然比较放松,但不是长久之计,在我们需要相应能力时,我们就会发现自己的积累和储备不够,而提前积累,会让我们能够更从容的面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新问题和困境。在学习碎片知识时,表面上我们也在学习,但这些碎片信息没有以一个明确的问题需求为牵引,我们在学习这些东西时印象不深刻,隔一段时间就忘记了,而以问题为牵引的学习,往往都能让我们学得更深入,深入思考各个事物之间的关系。从这个认知的角度来看,当我们系统的学习一门体量较大的课程,比如数学物理方法、信号与系统,如果我们能在学之前就已经面临一些需要处理的实际问题,急需这些课程中涉及到的概念、方法和工具时,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时,我们的主动性就会更高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