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行纪
人的记忆太过奇妙,有时候可以想起十二年前一脚踢飞易拉罐的下午的所有事情,有的时候却想不起昨天在小摊上到底买了什么东西。这次去台湾不知道算不算机缘巧合,或者只是单纯地强行完成某些执念,总之是一个在或许不那么合适的时间,又遇到了一些合适的人和事让它变得有趣的旅行。而我的记忆经常是不顺遂心意,忘掉的东西总让我觉得无比重要。所以,趁现在姑且把还记得的东西都记录下来。
(空着,因为前几天也有事情要记录来着。)
去宜兰张美阿嬷农场的时候搭的是出租车,载客的是一个大妈,或者说阿姨,但感觉这两个称呼都不太适合她。唯一能联想到的是上次看到科普纽约开假金店的大姐,美国rapper最爱的店和嘴尊敬的教母人物(姑且认为科普是真的吧!)。好,出租车教母。总之教母话不少,而且天南地北,先是问我们哪里过来的,我们犹犹豫豫但还是老实回答了之后,她就开始滔滔不绝列举她去过内地的各种地方。神奇的就是有些都不是旅游城市,除了北上广,长沙,成都,之类的,桂林,柳州,安徽一个市(我已经忘了,但不是黄山),德阳,说是去看了很多本地村民的生活,还去体验了什么纺织(由于太久了已经想不起来说的是哪个城市的经历了)。总之去过的地方我们只能发出了然的生声音,然后再说不出其他的印象和故事。说到上海的东西很贵,香港的更贵,不知道为什么一碗面要七十块钱。她说很想去西藏,又怕自己高原反应会晕过去云云,质朴中夹杂着搞笑。然后还在回忆的过程中走错了一个岔路,我们至今不知道是故意的还是沉浸在回忆里无意的结果。总之,掉头,重来。
然后又开到一个有路障写着不可通行的路口,教母一个侧压就越过,告诉我们这是最近的路,而且既然路障放得如此轻松车可以同行,那么不可通行的话也可以不予理会。彼时我们胆战心惊,她悠然自若,用软软的台湾腔说“你们是不知道啦,跑出租车的女生,特别是女生哦,态度就是要强硬点”,说完果不其然在下个路口遇到了交警,和更多的路障,告诉我们掉头,并收到了交警“你们怎么过来”的质问。
教母突然就很硬地说:“让我们过去啦!”
交警只是继续的挥着手让我们掉头。
“怎么就走不了了!”
交警大概说了一句什么,逆光的我没有听清。
教母也不知道咕哝了什么之后就开始掉头了。交涉时间五分钟。
而我们依然胆战心惊,并且更多地瞟了几眼不断飙升的打表数字。然后教母又跟我们说,“你看吧,跑出租车的,特别是女生哦,一定要强硬!”我于是表面嬉皮笑脸地敷衍着回复是吗,接受到了“啊难道你要装柔弱吗”的很湾的一个回复。文字的描述,实在是缺乏语音语调带来的搞笑和欢乐气息。
接着她又开始跟我们聊去了哪里的三板斧问题第二板。我们说刚来,还没怎么逛。她突然问我们去不去壮围沙丘,我想了五秒钟突然忆起是在查黄声远的作品的时候看到他在那里设计的游客中心。我说不去,但知道,好像是个沙滩艺术园区。她说是啦,但是现在那边都很荒凉,好像都没有游客了。然后又问我知不知道蔡明亮。
谢天谢地,去年东京国际电影节,刚好有蔡明亮四十周年展映会。一些缘分的感应。我说知道知道,去年电影节,又有在播放。(写到这突然想起,我其实见过蔡明亮本人了欸。)她说他喜欢那部在剧场里拍的,我卡壳很久没想起名字,刚刚是想起来了,是不散,GOODBYE DRAGON INN。我只想起了青少年哪吒,就只好跟她说我喜欢青少年哪吒,结果她也想不起来这是哪一部。看来缘分也是分深浅啊。然后她说,之前在壮围,每天都在沙滩上免费放蔡明亮的电影,他本人也会去,她不开车,就去那里看电影。她很喜欢黑白的感觉。

哇。可能是这个就是我把称呼从大妈变成教母的时刻吧。
顺便,想起来教母的车里一直在放南无阿弥陀佛的经,我对经文一窍不通,也不知道她放的是哪一本的,反正营造了一些血观音氛围,很厉害。
教母把我们送到农场后还说很小呆不到一小时,还说自己会在外面等半小时,说不定还能搭上她的车。还给了我她的名片。忘了她的名字,只记得姓黄,而且名字特别有味道,回去找一下看看能不能找到。 0920
受教母的推荐去了罗东据说只有每周三才会出现的清沟夜市(根据之后几天的夜市体验来看,确实是限定的夜市具有一定的品质。)。当然根据我们磨蹭的活动,以及本人对水豚的热爱,我们在农场里呆了整整一个小时,并且还赶上了羊驼和绵羊回家的场面。所以自然也没有搭上教母的车,随机到了另一个阿伯的小黄。路程太短,也没有太多的交流,只是在路过罗东文化工场的时候对其进行点评是:“当地人就是觉得多了个奇怪的建筑啊!”看上去颇有微词。虽然也不知道他能不能代表当地人,或者说代表了多少当地人,权且是存下一种观点。下车的路口看到了一整条水泥路挂着的飘飘荡荡的黄灯笼,同行说看上去很不吉利,我却毫无知觉。凑近一看,果然是写着某某夫人仙逝之纪念,看来我的感知能力确实很弱。
清沟夜市不愧是每周一次的夜市,摊子的数量多,种类也很多。作为我到台的算是第一个正式逛的夜市,感觉还是很好的。两边都是农田,很广袤,头顶又是下弦月,有种夜奔的惬意。夜市的食物自然是马马虎虎,(对不起我是粤人,我的嘴已经阈值太高)有些很有创意的苹果猪肉串子,凤梨串子,确实是好吃。夜市起头处还有一间郑成功的庙,香炉到傍晚还是烟雾缭绕,庙里也是灯火通明。夜市开始后庙前面就摆上了套圈用的大台阶,感觉一些搞建筑人类学的人会喜欢调查的东西出现了。
大家吃夜市的热情真是超出我的想象。
之后就乘着夜风去罗东文化工场逛逛,此时的我还不知道已经开启了只有在傍晚和夜色中可以见到田中央建筑的魔盒,在看到五十人太极大会和街舞训练的时候还感到“确实是个好公共空间!”(太建筑了,需要审判)大家只是找了个大空地运动和社交而已。
最魔幻的事情还是我随缘流窜进入关门的文化工场的故事。(此处,后续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