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绿道

9月23日,秋分,恰好有一个完整周末,于是决定周六这一天骑行天府绿道全程,如果太累第二天周日还可休息一天。
我在成都大学校门外的店铺租上普通的山地车,从靠近的绿道进出口进入。恰好这个进出口也在举办啤酒音乐节,我出发时正在调音。回来时,音乐已经进行时。


路上铺面而来的空气里,一开始主要是玉米、水稻收获后的穗香,也有土地新开垦后的泥土气味——说实话在长途骑行的腿、屁股疼痛到来之前,看着闻着还是很令人欣喜、愉悦的。
放眼望去有很多处金秋的金黄色,越往后面骑,西段、西北段还有结了果的向日葵,相信这些是秋天的风光——你换一个季节来,都是不一样的景色。绿色的树林倒算是其次的。













可惜除了骑行之初拍了不多的照片外,看到的最让人心悦的风光都没有拍下:那片还在盛开的向日葵山坡,那片还在生长、绿中带黄的大稻田,那沿路两边都是类似雏菊的小野花(我发现这三者都大概在绿道的西北角)。
除了因为它们总出现在我不好刹车的地方以外,也因到骑行后期,全身各处的酸痛和不适,让我只顾着闷头赶路、暴骑,根本无暇、无力拍摄。
“逆时针,你一天都骑不完”——如果真如租车店小哥所说,那我一路遇到的逆时针多于顺时针,他们应该不是想骑完全程,顺时针里骑共享单车的应该也无法骑完全程,也就是说想要骑完全程的是少数!?
小哥又说“今天没什么太阳”,建议我不要戴渔夫帽。确实除了下午两三点时出了一点点太阳,整天都是阴天。但完成后,这天穿短衣短裤还戴了手表的我,裸露的皮肤都被晒成了黑红色。。
骑行过程中比较有趣的是骑过一座座桥,骑不了几个桥你就会得出点哲学向感悟:每座桥总会让你先走一段艰难的爬坡上桥路段,这里你只有闷头吃力前行,再是经过平坦的桥面,稍微感到舒服了,到下坡段,你即可不再蹬脚下行,让风穿过你,愉悦而轻松。简直是人生之路啊!各何况各家还会设计各种不同款式的桥。

很明显,绿道所到之处,属于哪区,就归哪区负责管理。所以绿道各段的各方面水平也有差异,个人认为做得最好的是锦江区——那个智能路灯设备我就见锦江区开了的。最差的则是金牛新都部分,部分路道都糟糟烂的。景观、路面体验、基础设计和维护管理,绿道东部、东南、南部不错,希望我的判断是正确的。
除开设的简单补给站和自动售卖机,沿路直接的、正式的商户可以说没有——这很容易理解:工作日很少人,仅节假日消费者增多的需求怎么布局正规商业?但是,骑行的人无论距离长短都需要餐食的,于是流动小摊贩很有必要,但他们没被承认,更别说规范管理。
开通一年以后,绿道回归日常,部分路段运行一年,也预备开展收获节目(但除东南部分,绿道沿边还是多私人土地的);临近双节,也可见工人沿路挂旗的;除开高新南,绿道整体而言较为远离城市,但又不是全然的“穷乡僻壤”。

有一天我顿悟到,诸如反感、厌恶的这一系列情绪其实是很……低级……的东西。冷脸面对客体的不喜欢,也冷脸看自己的不喜欢。无论个人情感是什么,都不妨碍我去接触和了解ta——这或许是今年或者更早以前就有了的个人成长。
夏天有一次我坐高铁回成都,列车进入成都市区,我随机抬头望了一下窗外,竟认出了窗外是成都的哪个地方;再加上这两三年去过一些跟成都同级别或者更高级别的城市,旁观后可能也更清楚成都样子。相信但凡结婚超过十年的夫妻都明白我的感觉:成都已经于我而言难有什么新鲜感。看一下绿道的样子,也是试图找一些没见过的天府样子。
当然最最重要的是,之前看种地吧最喜欢赵小童,而他来成都竟然专门去骑完了天府绿道。这,我这这……真是追星火葬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