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调还是语气?
49-50页:弗雷格区分了句子或表达式意义的两个要素,一个称为“涵义(Sinn)”,另一个可以称为“语调”(弗雷格本人用“文饰(Beleuchtung)”和“风格(Farbung)”这两个词来称呼后者)。他这样解释这个区别:涵义中只包括与确定句子真假有关的要素,而其意义中不影响真假的任何特征,则都属于语调。同样,表达式中只与包含它的句子之真假相关的东西属于涵义,而其意义中没有这种相关性的任何要素,都属于语调。 这个区别对于当代哲学家来说极其熟悉。用“但是(but)”来替换“并且(and)”会改变句子的意义,但不能把真句子变成假句子,也不会把假句子变成真句子。用“乌龟”来替换“王八”也是这样。因此,“但是”与“并且”,以及“乌龟”与“王八”之间在意义上的区别就属于语调而非涵义。这里出问题的不是涵义这个概念,而是语调。语言在本质上应当是这样的:它允许构造具有确定真值条件的句子,并且这些句子可以在断定中使用,也就是说,句子被理解为受制于这样的约定,说话者的目的在于只说那些真值条件得到满足的句子。即便当句子以不同方式使用,例如以祈使句的方式使用时,这种语言学实践也显然要求,句子应当描述当命令得到服从时所实现的那个事态,以使我们知道在何种条件下该事态得到实现。一时还不清楚,一个断定除了不为真,还能在何种意义上是不正确的;也不清楚,除了实际上对情况如何做出陈述,我们还能如何利用所说的东西来进行传达。更不清楚的是,句子或表达式的语调是不是意义中除了涵义之外的唯一特征,换言之,是不是基于同一个特征,才让我们得以区分“但是”和“并且”,以及“王八”与“乌龟”。 在语法上,语调是指说话的腔调,就是一句话里语音高低轻重的配置,例如汉语有四声,英语有升调和降调。这里译成“语调”的英文是tone,德文是Ton,当用于音乐时,指音调,音色,用于语音学时,确实指语调,声调,用于绘画时,指色调,光度。用于语义学时,则是指腔调,语气,口气。《新英汉词典》上有例句:speak in a commanding ton用命令的口吻说;take a high tone口气傲慢;reiterate in most emphatic tones十分强调地重申;The letter had a friendly tone.这封信语气友好。read with a tone装腔作势地念。 显然,这里不应该译成“语调”,而应该译成“语气”。 语气是指:1,说话的口气:听他的语气,这事大概有点不妙。2,表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分别的语法范畴。口气:1,说话的气势:他的口气真不小。2,言外之意;口风:听他的口气,好象对这件事感到为难。3,说话时流露出来的感情色彩:严肃的口气;诙谐的口气;埋怨的口气。 英语语法书上有陈述语气(the indicative mood);祈使语气(the imperative mood);虚拟语气(the subjunctive mood)。 英文语法书用mood,德文则直接用拉丁文Modus表示。 这一段有一个译者注:达米特原来使用的词是“dog”和“cur”,分别是“狗”和“贱狗”之意。但这个差别在汉语中并不体现为语调之别。汉语中合适的例子显然是“乌龟”和“王八”,故以此意译。 确实,在我们国家,把人比作狗是含有恶意的,所以不管比作什么狗,在语气上都没有差别!但在西方,说别人是狗不一定念有轻视的意义。词典上的例子有:a lazy dog懒家伙,懒骨头; a luck dog 幸运儿;a dead dog 废料,没用的东西;a dirty dog 下流坯;a gay dog快活人儿; a dumb dog(尤指在辩论等时)沉默不语的人。 dog本身基本上是中性的,褒贬的含义取决于前面用什么形容词。 而cur英语上本义是指杂种狗,劣种狗,野狗,转义是指坏种,卑劣可鄙的人,卑怯的家伙。那就只有贬义了,所以dog与cur语气上有差别。 译者换成“乌龟”与“王八”,查词典,乌龟俗称王八,转义都是讥称妻子有外遇的人,语气上并没什么差别!象“父亲”与“爸爸”只是口语与书面语的差别,语气上也没差别。“杜鹃花”与“映山红”,我们方言叫“柴爿花”,语气上都没差别,只是不同的名称而已。 更恰当的例子如:“美国人”与“美国佬”,“佬”在中文里念有轻视的意义。还有“老头”与“老大爷”;“老太婆”,“老婆子”与“老大娘”,“老太太”;“老人”与“老人家”;“你”与“您”等等。 弗雷格自己用Beleuchtung和Farbung表示语气,前一个德文词意思是光线,灯光照明,转义表示说明,阐明的意思。后一个德文词意思是染色,印染,着色,用色,色彩,色泽,斑斓,转义表示色彩,倾向的意思。用于表示语气显然是借用。 151页:弗雷格用“文饰(lighting)”或“风格(colouring)”来指我这里所说的“语调”,但这在英语里是一种不太自然的比喻,我们还是坚持用“语调”这个词。 查词典,lighting的意思是照明,照明设备,舞台灯光;点火,发火;(画中的)明暗分布。colouring的意思是着色(法),彩色颜料,染料;色彩,色调;(脸上的)血色;外观,外貌,伪装;渲染,特色,(某种)倾向,色彩。 弗雷格借用来表示语气,显然是利用绘画中的明暗差别和色调的差别来表示语言中的语气的差别。 151-2页:属于词或表达式涵义的,是其意义中与包含它的句子的真值相关的那些特征,意义中不具有这种相关性的特征则归于词或表达式的语调。因此,“死亡”与“逝世”这两个词在涵义上没有区别,用其中一个替换另外一个不会改变句子的真值,也不会使句子失去意义;而若说它们在意义上终究有区别,那么区别就在于语调。另外一个有名的例子是弗雷格在《概念文字》中给出的,这就是“并且(and)”和“但是(but)”这两个连词之间在意义上的区别。用其中任何一个来替换另外一个,都不会改变所说内容的真假。(在某些情况下,例如“除了他以外的所有人(sll but he)”、“夫妇俩(husband and wife)”、“腌肉和(and)鸡蛋”,这样做会使表达式失去意义,不过在这些词连接整个从句的时候则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