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原罪与恩典》书评
本书是古罗马时期的奥古斯丁所著,其内容主要是对佩拉纠一些信仰观点的解读和反驳。奥古斯丁的言语和论述是极其理性的,有非常严谨的逻辑和推理,纯议论文读起来是非常的枯燥。如果不能带着脑子读议论文,就会觉得字都读一遍了,作者所表达的意思仿佛并没有特别的理解。议论文需要反复的阅读,并且需要一定的知识和认知作为基础。
佩拉纠的文笔相对于奥古斯丁就丰富很多,有非常多的个人情感的流露,在情感的表述中带出自己所表达的观点,更像散文,对读者比较友好。但是“散文”的逻辑性就差很多,有时候还会出现前后矛盾的现象。这对于需要小心且谨慎对待的信仰显然是不可取的。
在佩拉纠写给一位富家小姐的一封信中,佩拉纠表达了对这位小姐守一生贞洁认同,并且加以肯定和鼓励。因此还列举了“以诺”、“以利亚”、“约伯”、“挪亚”、“罗得”作为案例,这些生活在旧约时代的人仿佛并不需要“圣灵”的帮助就能凭着自己的“意志”、“行为”能过着圣洁且得胜的生活。其强调了人“单独”做选择的重要性,罪和圣灵并不参与人的思想、意志、和行为,人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圣过圣洁的生活。
奥古斯丁根据佩拉纠发行的小册子和一些信件内容,对佩拉纠的一些观点进行了拆解和论述。开始奥古斯丁还认为佩拉纠只是观点的偏差、或者是词语的表达不准确所造成的信息误差。当奥古斯丁读了佩拉纠大部分著作之后就觉得佩拉纠可能是“异端”。特别是在“罪”的认知层面、“恩典”层面、“救恩信息”的层面,奥古斯丁详细重申了《圣经》上观点。并且强调了这些是信仰根基,并且是不容许有偏差和毁坏。
奥古斯丁解释了很多比较敏感的问题比如“为何信仰的恩赐没有给所有人?”“婴儿没有犯罪的能力,是不是个罪人”、“人信靠神是人寻求在先?还是上帝作工在先?”,也更详细的解释了“恩典”和“行为”的二元性。奥古斯丁还解释了婚姻之内性生活并非是罪。奥古斯丁回答和解析大多数的问题是站在上帝的角度来看待的。
行为更能直观的感受到,带来的影响也是直观的。比如军队走正步的时候,就是纯行为问题,一个不整齐的就能立马被发现。守贞洁看起来就是战胜了肉体的情欲。“恩典”是作工在人的内心、如何作工、什么时候开始的、效果达到了什么程度、在继续还是结束了,都不太容易自己能察觉。
影响人的行为、影响人的思想、影响人的心思意念,佩拉纠只强调了行为的重要性。“人一生的果效都是由心发出”,让行为来教导内心?还是内心的调整带来行为的改变?哪一个更有生命力和影响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