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颁给少数语言诗人/小说家/剧作家〕
〔诺奖颁给少数语言诗人/小说家/剧作家〕
昨天活动到一半被call回家写稿,拒接所有采访电话,半个多小时写出这篇,还引用了几句故友大东的旧文。老实说Jon Fosse不是我的菜,若选剧作家我觉得Caryl Churchill 比他更有资格获奖。于是强调他的“少数语言写作”,这也是本次台北诗歌节的重点,包括刚办完的“部落外与内”和“当我的法国遇上我的语言”讲座,以及本周六晚在中山堂光复厅的诗与歌演出“最初的语言?今天的花朵”,由Occitan语诗人Aurelia Lassaque 与台湾爵士乐手Vincent Hsu 徐崇育、Debby Wang王思雅一起Jam,以及客语诗人、导演钟乔、音乐家周意纹 I-Wen Chou 的合作演出,欢迎参加,索票见连结。
******
作家观点/诗歌传递精髓 人物多没名姓
2023-10-06 00:50 联合报/ 鸿鸿(诗人、剧作家)
继彼得?汉德克后,诺贝尔文学奖再度颁给一位欧洲剧作家。这位乔恩?佛斯对欧洲人而言并不陌生,从二○○○年,托玛斯.欧斯特麦耶(Thomas Ostermeier)接任柏林雷宁广场剧院Schaubuhne de Berlin艺术总监开始,便积极引介他的剧作,至今众多知名导演几乎都导演过他的剧作,包括荷兰名导伊沃?凡?霍夫(Ivo van Hove)和已故的帕提斯?谢侯(Patrice Chereau)都是粉丝。
乔恩?佛斯从小说和诗开始写起,卅三岁才尝试写作剧本,早期几个剧本《而我们将永不分离》、《名字》引起瞩目,后者还赢得易卜生文学奖。乔恩?佛斯的技巧并不惊世骇俗,秉承品特式的沉默与重复、贝克特式的主题。他的剧作议题性或社会性欠奉,人物通常没有名姓,只有男人、女人、老人的指称,场景及话题则飘忽于大海、雨天、秋季、窗户等象征意味极浓的意象。从客观写实的家庭场域,到心理写实的角色内在心理场域,描述关于潜意识之不可见的非理性深邃世界。他常说自己写的不是写实主义剧场,而毋宁是“存在主义”或“极简主义”剧场。
佛斯曾比较自己的小说和戏剧:“在小说里,你只能运用词语,而在戏剧里,你可以使用停顿、空白还有沉默:那些没有被说出口的东西,一种启示。”“最能传递我写作的本质和精髓的,或许还是我的诗歌,但它们却是最不为人所知的,无论是在挪威还是在国外。”
他的作品都是通过翻译为人所知,因为其原作用的是新挪威语(Nynorsk或称尼诺斯克语,是以口语为基础的挪威书面语)写成,一种“事实上从没有人用来说话”的语言。这种“少数语言”的坚持与处境,在诺贝尔奖加持下,必然会带给全世界以少数语言写作的作家莫大鼓舞。
二??四年国立台北艺术大学的毕业制作曾演出过他的《沙发上的女孩》,创剧团和同党剧团也曾引介过他的剧作。
*上图为2021年柏林德意志剧院演出Jon Fosse的《厉风》Starker Wind,由Jossi Wieler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