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旅行日记
查看话题 >九月,行走北疆看秋景
今年五月底六月初的南疆之旅,使我们第一次感受到了新疆之大、之美,当时我们跟团友就约定,九月份要再来新疆,去北疆赏醉美的秋景。
与往年不同,今年新疆的旅游彻底爆棚,政府的支持和各类媒体、广告的宣传、拉动,使得新疆从春天的和田、喀什、塔什库尔干,到夏天的伊犁、独库公路,再到秋季的喀纳斯、禾木,各条线路火爆的不行,身边很多亲朋好友不是已身在新疆,就是在前往新疆的路上。
选择最好的团期,叫上团友,我们于9月下旬再次踏上了新疆之旅。带着欢喜和期望走进可可托海、五彩滩、禾木、喀纳斯……,拟将北疆的秋景一网打尽。




途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感受荒凉之美
清晨,天还没亮我们就出发了,今天的目的地是北距乌鲁木齐市五百多公里的可可托海,走G216用时约7小时。G216是一条贯穿新疆南北的交通要道,起点是新疆最北端的阿尔泰山脉,穿越准格尔盆地,而后翻越天山山脉,再穿越塔里木盆地,最后翻越“万山之祖”的昆仑山脉进入西藏。而我们今天的行进路线是自南向北,从乌鲁木齐市到可可托海。
出乌鲁木齐市不远,就是一望无际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荒凉开阔寂静,簇簇的蒺藜和索索草点缀其中。北疆的降水比南疆多,因此沙丘呈静止状态,鲜少有像南疆那样的护沙带。沿途经过卡拉麦里有蹄类自然保护区,它是濒危珍稀普氏野马的保护区,透过疾速行驶的车窗,频频闪过马群或骆驼群,我们努力地寻找普氏野马的行踪,驴脸、白腿的特征还是很容易识别的。
随着连绵起伏大约10平方公里的火烧山地质景观进入眼帘,我们进入火烧山地区。这是一片由和缓起伏的红色小山丘组成的丘陵地区,大到整个山体小到土坡,整个区域由于地下的煤层自燃而被烘烤成单一的砖红色,满眼的红色仿佛行进在魔幻世界,据说在夕阳的映照下,颜色更加鲜艳,似燃烧的火焰,壮丽罕见,因此得名。
继续向北,汽车驶入阿尔泰山区,随着地势的升高,杉树也逐渐增多,它们高大挺拔,青葱翠绿,傲视群芳。蕴藏丰富矿藏的黑褐色山体像水墨画般的在山路间时隐时现。额尔齐斯河从此一路陪伴,时而湍急时而舒缓。
随着汽车不断北上,秋色愈加浓郁,天气也开始转阴。根据天气预报,北疆的雨雪天气就要来临,很可能与我们不期而遇,也给我们的行程增加了些许的不确定性。



美丽的传说-可可托海
“心上人我在可可托海等你,他们说你嫁到了伊犁......”,一首《可可托海的牧羊人》,让可可托海这个鲜为人知、地处边陲的功勋矿区也登上了旅游热榜,那富有诗意的名字,浪漫感人的故事,和对秋意美景的遐想,使人想往,起码我就是。
可可托海,哈萨克语意为“绿色的丛林”。可可托海景区很大,包括可可苏里、额尔齐斯大峡谷、三号矿坑等。可可苏里是额尔齐斯河流经的一片湿地,三号矿坑因产权归属问题暂未开放(非常遗憾),因此我们到可可托海的重点是去额尔齐斯大峡谷景区。
进入景区,淅淅沥沥的小雨时断时续,沿着清澈见底的额尔齐斯河行走,两岸是茂密的林木,大部分的树叶已经变色,红色的西伯利亚山杨、黄色的胡杨、绿色的杉树等遍布在额尔齐斯河两岸。河水时而湍急,越过巨石水花飞溅;时而舒缓,在浅石滩上轻轻地流淌。
额尔齐斯河源于阿尔泰山脉,涓涓细流在额尔齐斯大峽谷深处汇集形成额尔齐斯河,它全长4248公里,在中国境内546公里,自东南向西北方向流经整个阿勒泰地区,于哈巴河县出国境进入哈萨克斯坦,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最后注入北冰洋。额尔齐斯河的源头据景区大门约30公里,只要有时间有体力,可以沿着额尔齐斯河走到它的源头。
额尔齐斯河沿岸的遍布着几处地质奇观,是景区的打卡处。
“神钟山”,高约365米,从侧面看像一头缓步的大象,而绕到正面看,却像一口大钟端坐于此。一整块钟状的花岗岩体颇有气势,受寒冻风化作用,山石的表面既圆润平滑,又十分陡峭。站在神钟山的正面,有很强的压迫感,让你有种袒露心声感觉,就连额尔齐斯河水都变得安静许多,因此这里也是“情定终生”、“钟爱一生”的爱情打卡地。
“追你一万年”景点,两块花岗岩巨石由高处山体坍塌坠落溪间,似两只乌龟的造型。前面的乌龟在回望等待,后面的乌龟正在追逐,栩栩如生,前后追逐,但始终差一点点,“追你一万年,只差一点点”,让人回味无穷。
“长相依”,由一棵云杉和一块巨型花岗岩组成。该巨型花岗岩由附近山体崩解掉落于半坡,一棵云杉紧贴其岩壁生长。云杉似乎以身躯阻挡巨石滚落,形成相依相伴、长相厮守的树石合体奇观。
沿着三百多级台阶,登上神钟山对面的山坡,视野顿觉开阔,山峦连绵起伏,彩林环绕,浓浓的秋意,额尔齐斯大峡谷尽收眼底,神钟山也仿佛不那么高大了。湍急的额尔齐斯河在神钟山下转了一个弯,变得宽阔和舒缓了。
来可可托海,既要看景,又要听《可可托海牧羊人》歌曲背后的故事,其生活原形就是附近的3号矿坑。可可托海3号矿坑含有丰富的稀有金属,目前世界上已知矿物有2/3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它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的爆炸立下了不朽功勋。号称“矿物博物馆”和“功勋矿区”。牧羊人所爱的养蜂女的丈夫,就是采矿大军中的一员,养蜂女来此是寻找丈夫的,可她的丈夫已经遇难,她只好带着2个孩子养蜂度日。牧羊人是生活在可可托海的一个哈萨克族少年,善良又富有同情心,他们相遇相爱,但又囿于种种原因,不能走在一起,只能相思等待……“诗言志”,“歌咏志”,所以有了感人的《可可托海的牧羊人》。
许多人来可可托海后感觉被忽悠,他们要么是季节不对,要么是期望值太高,还有可能就是认知问题。碧绿的河水、黄绿的层林、独特的岩石风貌;养蜂女的情、牧羊人的爱,以及他们对祖国的贡献,明白这些看点,千里迢迢来可可托海,也是无悔!





雅丹奇观-五彩滩
从可可托海景区沿着额尔齐斯河一路向西就到了五彩滩。
五彩滩,位于布尔津县城以北约24公里处,是前往喀纳斯景区的必经之路。它毗邻额尔齐斯河,将南北两岸分隔成不同的世界。
今天是多云,没有阳光的加持,五彩滩的色彩看上去没那么饱满鲜艳。近距离观看这些彩色的土壤,很薄的一层附着在砂岩上,看上去非常的脆弱。由于岩层抗风化能力强弱不一,轮廓便会参差不齐,而岩石含有矿物质的不同,才幻化出红黄绿紫等各种奇异色彩,因此得名“五彩滩”。每当傍晚夕阳照耀时,会呈现出绚烂奇幻的色彩,非常壮观,大自然的魔幻魅力使人折服。
站在观景平台上,看宽阔的额尔齐斯河蜿蜒从眼前流过。脚下,是色彩斑斓的砂岩组成的起伏丘陵,像编织的彩色地毯绵延舒展。河的对岸,则是一望无际的绿洲和沙漠,渐渐发黄的胡杨点缀其中,这真是“一河隔两岸,胜似两重天”
与甘肃张掖的七彩丹霞相比,景色有点相似,但它们从地质学来讲,七彩丹霞是丹霞地貌,而五彩滩属雅丹地貌。五彩滩确实有点小,不论从规模还是气势上都逊于张掖的七彩丹霞。但五彩滩有额尔齐斯河水的陪伴,使它有了灵性,有大片的绿植相衬,也充满了生机。



中国第一村-禾木
从五彩滩出来,过布尔津,沿着秋意浓郁的盘山路去此行的主要景点——禾木。
禾木古村位于新疆布尔津县的喀纳斯地区,作为图瓦人的聚居地,禾木古村是仅存的三个图瓦人村落之一,也是其中最远、最大的一个,总面积达到3040平方公里。这里生长着珍贵的西伯利亚区系植物,如落叶松、山杨、云杉和冷杉,还有茂密的白桦林和茂盛的灌木丛。
禾木的名气太大了,人们不吝用最夸张的词汇来试图描述她的美,“神的自留地”,“最美童话世界”,“诗和远方”,却发现词汇还是苍白无力的,你得亲自去一趟,才能明白这其中的无力感。各种光环罩在禾木的头上,使我们这些后来者也充满了期许,头脑中不断地闪现中国第一村庄景象,想象那油画般的美景、田园牧歌般的生活和诗一般的场景……,为此我还默默地列了一份任务清单:赏日出或日落、小木屋前花丛中喝上一杯咖啡享受静谧时光、听图瓦人的呼麦、看禾木的晨雾。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以上任务一项没完成,时间、天气和体力,任何一条都会影响任务的完成,因此还是现实点留些遗憾也许更完美。
去往禾木村的路上,还在下着小雨,两边的树叶已变黄,经雨水的冲刷颜色更加鲜艳,山体更加清晰,云雾在山间缭绕,溪水在路边流淌,这种美的景色一路陪伴。到达禾木村,雨停了太阳也出来了,五颜六色的波斯菊在小木屋前绽放,像在迎接着远方来的客人。放下行李,趁着天气放晴,感受一下禾木的美意秋景。
穿越禾木村,走过禾木桥,登上村子北面的一座高山(哈登观景台),顿觉视野开阔。眼前是一大片高山草甸牧场,小草还泛着绿色,游客骑着马或疾驰或漫步,还有悠闲自在地骑在马背上的牧民。站在山顶平台向下看,禾木村尽收眼底。禾木村处在一片平坦的山谷之间,远处山峦叠嶂,禾木河在山下流过,日夜滋养着禾木村。一幢幢褐色的小木屋静静地安然座落在山脚下河畔旁,缕缕炊烟从村子里升起。极目远眺,层林尽染的山体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五彩的颜色,草原、木屋、彩叶、河流、蓝天自然和谐,构成了一幅美丽自然的画卷。沿着木栈道一路西行,从不同角度看禾木村,看变换的风景和感受,我也努力地寻找想象中禾木的最美画面。
此时,一束耶稣光从西面的云层中散射下来,瞬间的光影变换,也使禾木变得更加迷离,这是老天眷顾,祥瑞降临,预示着我们在禾木短暂的停留会是圆满的。
下山进入茂密的白桦林,百年的白桦树光影交织,挺拔伟岸,像卫士一样守护着禾木村,走在已铺满金黄色落叶和苔藓的地面,嗅着秋天泥土的气息,感受着禾木自然乡土的一面。走上援疆桥,看宽阔湍急的禾木河从脚下流过,这里是旺季的禾木少有的远离喧嚣、享受宁静的地方。
禾木河畔,桥头,白桦林间,观景台上游人如织,人头攒动,熙熙攘攘,或拍照,或骑马,或戏水,或无人机航拍,游客们各取所需尽情的享受着小山村带来的欢乐。
原始木屋是禾木的标志,这里世世代代生活着图瓦人,他们以木屋为居,这些木屋半截在土里,主要是为了抵挡将近半年的寒冷和大雪。人字形的尖顶木屋顶冬天可防积雪,夏天隔潮,冬暖夏凉。房间里是平顶,平顶与尖顶之间的空间用来贮藏食物和饲料,这是图瓦人特有的建筑特色。
就像网上说的,禾木确实有些商业化了,要想在这个季节品味原汁原味的图瓦人的生活场景是很难的。在山上看到的缕缕炊烟,实际上是家家烤肉的烟雾在村子的上空缭绕。木屋的前面沿村道两侧,吊着羊,摆着馕,架着烤炉,飘着羊肉串香的小吃摊位连绵不绝,叫卖声不绝于耳,在这些经营饮食业的人们中,分不清哪个是哈萨克族人,哪个是图瓦人,哪个是外来经营户。天气晴朗,在露天里摆着桌椅板凳,游客沐浴着阳光,品尝着山珍野味,欣赏着山村风光,好不惬意。
同大多数的美丽乡村一样,商业的开发有利有弊,原汁原味的生活城里人未必能融入、接受。就以我们当晚住的小木屋为例,完全颠覆了我对木屋的印象,甚至比星级酒店的设施还要齐全,想的还要周到。在这个偏远的山村,寒冷的夜晚,住在这样的小木屋,耳边回荡着河水流淌和鸟叫虫鸣,有一种温暖舒适归家的感觉。
夜幕降临,灯火通明的主街上,两边的餐馆家家食客满盈,高分贝的音响响彻上空,好像禾木在沸腾,那份静谧、古朴不属于当下的禾木。我们也来感受一下禾木夜晚的气氛,要上几瓶乌苏啤酒,点上几串羊肉,把酒言欢,在神的自留地感受着人间烟火气,浓郁的氛围使人忘却了夜晚的凉意。
早上七点半,天还没亮,街上已热闹起来。昨晚吃夜宵的饭馆依旧灯火通明,似乎一宿都没有打烊。一碗奶茶,几块包尔萨克(一种哈萨克族的油炸食品),就开启了一天的生活。晨雾在山间环绕,也笼罩在禾木的上空,禾木又迎来新的游客,我们也留下最后的影像,将这份记忆带回去。
禾木很美,但也没有美到被神化的地位。也许目前还不是最美的季节,也许是对美的感受不一样,禾木的美是一种天然的,有山有水有树有花,有生活有人文,大自然赋予的美的元素它都具备,原始村落与大自然的完美融合塑造了禾木的美。














中国第一秋景-喀纳斯
喀纳斯的美不用赘述了,中国第一秋景实至如归,确实美,美的彻底美的纯粹。
此次北疆之行,最向往的地方就是喀纳斯,踏过千山万水只为一睹喀纳斯的风光,有了美的心理预期,当你走近她的那一刻,也就不会感到特别地兴奋。
地理上的喀纳斯实际上也包括我们去到过的禾木,还有附近的白哈巴,我们今天来看的是它的三湾一湖景区,即神仙湾、月亮湾、卧龙湾和喀纳斯湖。
离开禾木,途经贾登峪,汽车沿着山路驶向喀纳斯景区。阿尔泰山腹地山峦叠嶂,山路崎岖,喀纳斯河也时隐时现地陪伴流淌。山谷间河水旁,是大片的牧场,白色的毡房点缀其中,还有少量的牛羊在漫步觅食,这种恬静安逸和险峻的盘山公路形成巨大的反差。寒冷的冬季就要来临,牧民们也准备转场了。
盘旋在山路上,行使在峡谷中,仿佛游走在画中。受盛行西风影响,阿尔泰山脉中滋养了漫山遍野的寒带针叶林。秋风沿着河谷吹进阿尔泰山的密林深处,不同的树木在阿尔泰山区的深秋呈现出不同的颜色,苍绿的云杉和冷杉、金黄的落叶松和疣枝桦、火红的欧洲山杨、红杉,形成强烈的色彩冲击,漫山遍野层林尽染,清澈的喀纳斯河,蓝天白云,仿佛一轴五彩缤纷的绚丽画卷徐徐展开。山回路转,每一次的转弯都能带来新的画面和惊喜。詹姆斯拉斯特乐队那首荡涤心灵的天籁之音《玫瑰人生》最能表现此时此景的心情。山区的天气变幻莫测,时而风雨交加,时而阳光灿烂,但也不影响这美景的感染力。
途经图瓦人居住的喀纳斯村,错落的尖顶小木屋古朴而又神秘,依山傍水,炊烟袅袅,逐水草而居的民族,选择在这里定居,这里一定是他们心目中的天堂吧。
经常有转场的牛羊,占据着狭窄的山路,不慌不忙惬意地行走,汽车只能跟在后面缓缓徐行,它们是这里的主人,作为客人的我们理应尊重它们,司机也是小心翼翼地尽量避免惊扰它们。
坐景区班车直达喀纳斯湖景区。喀纳斯湖碧波万顷,波光潋滟,被连绵起伏的群山环抱。喀纳斯湖是我国最深的冰碛堰塞湖,面积45.73平方公里,湖水最深达188.5米。站在喀纳斯湖畔,海拔4374米的阿尔泰山主峰友谊峰就巍峨屹立在湖北面,皑皑白雪覆盖在山顶,阳光射下明亮清晰,与湛蓝的喀纳斯湖交相辉映,湖光山色静谧而美好。据说,喀纳斯湖还会随着季节和气候变化而时时变换颜色,它又被称作“变色湖”。
说到喀纳斯,水怪一直是绕不开的话题,甚至比喀纳斯的美景更为出名。关于水怪的传闻,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曾专门报道过,也详细地解读了水怪的真相。相传一个牧民牵马去湖边饮水,马被水怪拖入湖中吞噬了。之后,一篇“探秘喀纳斯湖水怪”的报道,更是令喀纳斯湖名声大噪。据专家鉴定发现,所谓水怪其实是一种叫“哲罗鲑”的冷水鱼类。哲罗鲑全身红亮,生性凶猛,喜食肉类,长大成年后最长可达10米以上。
喀纳斯主要景点就是喀纳斯湖、观鱼台和三湾(神仙湾、月亮湾和卧龙湾)。可坐船畅游喀纳斯湖,欣赏湖岸风光,感受湖水波澜;或登上1068级台阶的观鱼台,俯瞰喀纳斯湖全景,寻找水怪的行踪。
沿着喀纳斯河,依次经过神仙湾、月亮湾和卧龙湾,或坐车或步行,这里是喀纳斯景区的精华和重点。
神仙湾,是喀纳斯河在山涧低缓处形成的一处浅滩。河水将森林和草地切分成一块块似连似断的小岛,喀纳斯河缓缓流过,一条长长的木栈道直抵河边,几只骆驼信步在浅滩草地上。据说如梦如幻的晨雾经常盘踞在河湾上空,造就了一个虚无飘渺的仙境,神仙湾因此得名。
月亮湾,喀纳斯的形象代言。喀纳斯河在这里划了一道优美的弧线,河道随山势迂回,犹如弯弯的月亮落入这林木葱茏的河流峡谷,的确美到了极致。深秋时节是月亮湾色彩最丰富景色最迷人的时候。山顶的雪和缥缈的雾是白色,山腰的西伯利亚落叶松和白桦树的叶是金黄色,间杂其中的冷杉和云杉翠绿色,河水是翡翠色,岸边的欧洲山杨和枫树的红叶映衬,简直就是上帝的调色板。站在比河面垂直高出60米的观景栈道上鸟瞰月亮湾,感觉近在咫尺,实则遥不可及,魂牵梦绕的喀纳斯在这里达到了高潮。
卧龙湾水面平静,流速减缓,河湾中心是一块植物茂盛的沙洲,酷似一条静卧在水中的巨龙。登上公路旁的观景平台,俯视卧龙湾河曲全景,山坡上针叶阔叶原始森林密布,碧绿的湖水清澈舒缓,一条蛟龙盘卧嬉水,一株火红的枫树点缀其中,给这幅画面增添了魅力。走下栈道来到湖边,近距离接近这一潭深情的湖水,水面柔波浮动,因深浅不一湖水展现出不同的颜色,行走于此,仿佛置身仙踪秘境之中,心灵与湖水同在寂静中。
从神仙湾、月亮湾和卧龙湾依次走下来,我们在最佳的时间欣赏到喀纳斯静悄悄的金秋,秋季无疑是喀纳斯最绚烂的季节。












在我们离开喀纳斯的当晚,预报的大雪终于来临,我们也完美地错过了今冬北疆的第一场雪。有老天的眷顾我们是幸运的,在这短暂易逝的季节,触摸到中国秋景的天花板。
Aloha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恩施,北纬30°的山水秘境 (9人喜欢)
- 早春,丽水 (11人喜欢)
- 山水桂林 (6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