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中段
第五章-中段
作者在中段第二幕的工作,就是写出一个又一个场景——用场景延续紧张情绪,提高角色面对的代价,让读者一直担心,并用看似命中注定的方式,将故事推向第三幕。第七章介绍场景写作时,我会再详细分析场景,这章的重点先放在中段的概要。
作家有时会提到恶名昭彰的“第二幕问题”,简而言之:你要如何维持读者的兴趣,让他们读完小说中间漫长的段落?没错,你要遵从行动、反应、继续行动的模式。
只要记得两项原则,便能受用无穷:(1)拉长紧张段落,(2)提高付出的代价。
如果你能创造一个值得关注的角色,以及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并在过程中提高主角要付出的代价——你就掌握了让读者欲罢不能的基本元素。主角要付出的代价有三个层面:由情节、角色和社会造成的代价。
情节造成的代价
你在编写情节时,不管你会先列出详细大纲,还是信手拈来直接下笔,花点时间想想这些问题:
1) 我的主角会遭遇哪些实际伤害?我能把这个威胁推展到什么程度?
2)哪些新势力会对抗主角?我能加入哪些角色,把状况弄得更糟?这些外来势力如何运作?他们会用哪些技巧?
3)主角需要付出职责上的代价吗?他的职业生涯能发生什么最糟的状况?
角色内心的代价
角色的内心世界与外在世界一样重要,文学小说中,紧绷的情绪往往来自角色内心。不过你要问的问题还是一样——哪些麻烦够严重,能让读者关心呢?
所以写作时请考虑下列问题:
1)怎么样才能让我的主角情绪更为纠结?
2)主角在乎的人有没有办法陷入麻烦呢?
3)主角有没有过往见不得人的秘密可以揭露?
社会造成的代价
当社会问题够严重,主角面临的困境便会变得复杂许多,因而会提升他必须付出的代价。读者会想,主角所在世界的恶劣形势是否会加剧他个人的问题。
善用下列问题,来发展故事里的社会代价:
1)你的故事中,与角色紧密相关的社会状况如何?
2)你的角色需要面对什么重大社会问题吗?如果没有,你能想出一些吗?
3)社会冲突的两方可以安插哪些角色?
你要怎么替情节注入生气?我知道不少方法,以下是其中几项:
(1)分析故事中的代价。参考本章的建议,自问主角如果没有达成目标,会失去什么?除非这项损失会造成生理或心理的重大伤害,否则读者不会在乎后果。
(2)加强附着元素。什么力量将主角和对手绑在一起?如果附着元素不够强,读者会怀疑情节怎么还发展得下去。参考本章提到的各式附着元素,至少找出一项可以用在你的故事里。
(3)提高情节的复杂程度。罗伯特·克莱斯的惊悚小说《火线对峙》(Hostage)中,疲惫不堪的谈判专家杰夫·泰利突然在平静的小镇碰上紧张的警匪对峙。这个设定本身已经够刺激了,但克里斯又加了一层:屋内人质握有对犯人不利的财务证据,因为他是犯人的会计师!犯人必须赶在警察之前找到这些证据。为了对泰利施压,犯人绑架了他的前妻和女儿,把她们当成人质。这段附加的复杂情节让整本小说活了起来。
(4)增加新角色。不是随便加个角色就好,他必须让主角的日子更难过。比方说,来自主角的过去生活环境的意外角色,而且握有主角想隐藏的秘密。或表面上看来支持主角的角色,但因为种种原因,他的支持反而会帮倒忙。主角的恋爱对象也能增加情节的复杂程度。
(5)增加新的副线情节。不要常用这个方法。副线情节(请参考第八章)必须显得自然,而且和主线情节相关。请不要随便加入副线情节,可能只会占空间。如先前所说,恋爱副线情节永远都是好选择。你也可以考虑描写主角的家庭问题,或某种缠着主角不放的神秘事物,这就是所谓的影子副线情节。
(6)穿墙继续勇往直前。有时候第二幕停滞不前的问题纯粹是作者累了,一时失去信心,甚至担心写出来的东西通通是垃圾。
如何删减过于庞大的中段
以下三个方法能让你写出更简洁有力的第二幕:
(1)合并或删掉角色
(2)合并副线情节
(3)削减无聊程度。
▲练习一 决定如果你的主角无法达成目标,会面临哪种实际、心理或职业生涯上的死亡。如果你答不出来,先自问主角的目标是否真的密切影响他的命运,然后设法提升目标的重要性,让读者了解为何主角一定要达成目标。
▲练习二 深入描写对手角色,自问“为什么我这么爱这个角色?”,你有替他的行为想好合理的解释吗?他有比主角强,或至少跟主角一样强吗?如果没有,请赶快让他变强。
▲练习三 从你的小说中挑一个充满紧张冲突的场景,将情绪最紧绷的段落独立出来。这部分可能有几段或几页,但不论长短,都请试着拉长紧张段落的长度。使用本章建议的每个方法。一两天后,再回来读这个场景,你从头到尾都觉得很有趣吗?必要时你当然可以删掉增加的内容,不过通常你会发现这样一改,反而增添了阅读的乐趣。
▲练习四 你的小说中,角色要付出哪些代价?请考虑每个层面——情节、角色和社会,并把没有用到的类型加入故事中。同时想想在情节发展的过程中,你能如何把每种代价提升到极限。
▲练习五 重读一本你觉得失败的小说。把自己当作编辑,依照本章的内容,寻找可以改进的地方。接着写一封信给作者(你不用真的寄出去),建议他在把稿子交给出版社前,可以做哪些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