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色彩:墨紫

墨紫,中国传统色彩紫色系之一。是一种很深近墨的紫色。
墨紫是个怎样的颜色?来源于哪里?中国古籍有相关记载:
宋 王谠《唐语林》:卷七 补遗:唐末士人之衣色尚黑,故有紫绿,有墨紫。迨兵起,士庶之衣俱皂,此其谶也
明·高濂撰《遵生八笺》 第3部分:戎葵(即蜀葵),出自西蜀,其种类似不可晓。地肥善灌,花有五六十种奇态,而色有红、紫、白、墨紫、深浅桃红、茄紫,杂色相间。
清代陈元龙《格致镜原》 第6部分:武林山阴,三月生篁笋,八月生止十一月。皮墨紫色其心实。清异録:洛阳大内牡丹有底紫者,千叶紫花,其色如墨,亦谓之墨紫花。在丛中旁生一大枝,引叶覆其上其开。
清 赵学敏《凤仙谱》:墨紫,油紫色,如涂墨然。凤仙无黑色者,以此代之。月夜远望,全作墨色,较玫瑰更深。
从以上古代文献记载看出,“墨紫”作为色彩词,在宋代就有了。这个颜色大体上来源于牡丹、蜀葵和凤仙花。


这个颜色的染色法,以染匠的经验,大体有两种。一种是用苏木作染料,反复染色数遍,最后用少许皂矾做后媒染即可。一种是先用靛蓝打底,再用苏木加明矾套染。
利用上述方法在丝绸提花布上染出的效果也是不错的:

正应了宋 陆游的 《栽牡丹》诗:“携锄庭下劚苍苔,墨紫鞓红手自栽。
染匠黄荣华壬寅年四月初十草于京郊国染馆
笔者按:这是本人撰写的《国色五百色》中的一篇,有删节。请尊重原创,未经允许,谢绝转载。

大量读者还没有养成“点赞”的习惯,希望大家阅读后随手点赞,你的每一个“点赞”,我都当成了动力!
欲学习传统天然染色技艺,可报名参加即将于十月21日至26日举办的专业研修班。(仅剩一个名额)
专业师资,专业教材,专业培训,等待欲成为专业人士的你!
原创真的很不容易,不仅是文字,图片里的植物染实物都是实际做出来的,多次想放弃。
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
最好的支持就是转发朋友圈
长按2秒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一码不扫,何以扫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