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有多重要
人类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觉,但直到现在,科学家们也没有弄清楚我们到底为什么需要睡觉。人类的理解根据一种叫做昼夜节律的机制运作,每24小时经历一次睡眠-苏醒的循环。这个内置的“时钟”会调节人从清醒状态进入睡眠状态时的生理和心理系统。它还会根据其环境中的自然光变化进行自我校准。比如每当夜幕降临、当自然光减少时,身体会根据昼夜节律开始分泌褪黑激素。褪黑素是一种激素,可以帮助人体在睡眠唤醒周期中进入睡眠阶段。世界上不是只有人类有生物钟,包括植物、鱼类、包括昆虫在内的许多物种实际上都有自己的昼夜节律。

当我们入睡时,我们经历4~6个睡眠周期,体温、心率和大脑活动会产生相应的生理变化。睡眠阶段也是我们身体停止自我修复再生的阶段,身体了解并分泌各种生长激素进行修复、交换受损或死亡的细胞。睡眠阶段还可以帮助人体免疫系统的正常运转,加强和稳定记忆力。一些研究表明,睡眠甚至有助于大脑清除白天醒来时积累的有毒物质。
睡眠不足可能是致命的。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停止了一系列用啮齿动物做的实验,提醒睡眠不足会给生物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在实验中,研究人员满足了老鼠的基本生存需求(比方食物或水),也扫除了任何可能导致老鼠死亡的物理原因,只是不 别让他们睡觉。结果发现,在被完全剥夺睡眠11~32天后,实验鼠要么死亡,要么处于死亡状态。睡觉确实有很多好处,但是为什么我们人类和地球上大多数动物会进化出这种睡眠呢-觉醒周期的循环还是一个未解之谜。一些进化理论认为,睡眠可能是一种生存本能,它让动物在夜间远离危险的环境,保持体能,防止它们与其他动物争夺自然资源。译/戴黛)
睡眠时的大脑内部
我们睡觉时用的是大脑的哪一部分?
1下丘脑
大脑中的这种结构包含由数千个细胞组成的视核(SCN)它是人体的昼夜节律起搏器,根据自然光调节睡眠-苏醒循环周期。
2脑干
脑干是下丘脑和全身肌肉组织之间的交流中心入睡后,脑干会向肌肉组织发出信号,使其放松。
3丘脑
在快速动眼睡眠(REM)在这个阶段,丘脑会变得稍微活跃一些,它会向大脑皮层发送一些与梦有关的图像和声音信号。
4松果体
当松果体接收到视核发出的信号时,会分泌褪黑激素,使人入睡这个过程通常发生在没有自然光的夜晚。
5基底前脑
基底前脑中的细胞释放一种叫做腺苷的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会引起睡意这叫睡眠驱动力。
6杏仁核
杏仁核是大脑中类似杏仁的结构,在REM阶段为梦提供情绪。
睡眠的4个阶段
1次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第一阶段
这是人类的初级阶段从清醒状态到睡眠状态的转变。在这个相对较浅的睡眠阶段,你的肌肉放松,心率和呼吸变慢,橡皮波的活动也会减弱。这个阶段可以持续5分钟
2NREM第二阶段
在接下来的20分钟左右,你将进入更深的睡眠阶段。心律、呼吸频率会继续变慢,体温会下降,眼球会停止转动。
3NREM第三阶段
在整个睡眠周期的最深睡眠阶段,所有生命指标都降到最低,肌肉完全放松。这个阶段最长可持续40分钟,同时,人们认为它也是整个睡眠周期中最提神的、补充膂力的阶段。
4快速动眼睡眠(REM)阶段
这个阶段大脑活动加快,眼球开始快速转动,但肌肉仍处于张力丧失状态,属于暂时性麻痹。人们通常在这个阶段做梦。
瞌睡大王
树袋熊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动物它一天要睡22个小时,醒着的几个小时都用来吃桉树叶。这些夜行动物之所以每天睡那么长时间,其实是因为它们特殊的饮食习惯。桉树叶含有有毒的氰化物,对许多动物来说是致命的,但对考拉来说不是。考拉每天吃500克左右的树叶,大量的有毒物质是自己消化合成的,但也为这种天赋付出了相应的代价。桉树叶含有的营养成分非常少,考拉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来代谢桉树叶中的有毒物质。正因如此,考拉到底为什么对压叶情有独钟,对科学家来说还是个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