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陷阱
10月5日我收到一个短信,意思是我10月7日在某医馆预约了一个号,让我于那天下午两点准时到达。信息没有错,起因是在国庆节前期,我在小区附近的一家美容院做护理的时候,做护理的妹妹说她们那里的有位客户失眠多年,看病治病花了很多钱终于在一个中医馆给整治好了,于是我随口问了一下,我的睡眠也不好,就算不失眠也老爱做梦,一个晚上做无数次的梦,简直是乱梦三千,困绕多年,如果那个地方好的话,能否告知,想去看看。护理妹妹顺水做人情,说帮我去问问那位客人(客人也是她们家的常客),不知道能不能约到,听说那个中医馆很难预约,好像也不对外开放,是专为达官贵人看病的。
我每周去她们家做一次背部护理,等我第二周再去的时候。护理妹妹说,她问过客人了,让我留下姓名、电话、年龄她帮我去约,至于约不约得上,得看造化。我当时考虑到中秋国庆要回老家,不得十天半月,就忙说,不着急,随缘。再者还考虑到护理妹妹谈起那位帮我预约的客人在她们家的消费都是几万,大手笔一挥的那种,心想不是深圳本地人也有可能是有钱人,非富即贵的那种类型,跟我平时的消费不一样。最后,我还再加了一句,如果不行,也没有关系,不一定非得去看(这里其实暗示护理妹妹,我可去可不去),就回老家过中秋国庆,再无二话。
等我从老家返深,收到短信的前一天,发我短信的那个号码给我打了电话,只是我没有接到,因为我有两台手机,有一台手机只是放在家里,出门都不带,回来看到未接来电之后以为是广告推销电话,也没有回过去。短信是再次确认,7号那天我是否过去,我想了一下既然人家帮我约好了,也不能拒了人家的好意,毕竟是我自己起得头说想去看看的。就回复短信说,7号那天会准时过去。在发的短信里有提到了复诊义诊,我就确认了一下,义诊的意思是免费的吗?短信回复说,是的。本来没有想到是免费的,这个免费倒是让我意外了一下,还问了一下能不能带朋友(带朋友的想法主要有的时候我这个人容易冲动消费,带个朋友是希望她能防止我冲动消费)一起参加。回复说,只有一个号。想了一下之前了解的信息,这个地方很难约,也就不强求。一个人去就一个人去,做好了可能被推销的心理建设了。
7日,下午我在手机导航中找到那家中医馆所在位置,在滨海大道的某大厦的二楼,中医馆开在一个高档的写字楼,在大楼的大厅看到这家中医馆的名字,第一感觉,这不像是中医馆,像是一个公司,绝非善类,这种中医馆在写字楼里,商业行为太明显,当下就决心要捂好自己的钱袋子,不要上当受骗。坐电梯上得二楼,门口有一个硕大的某某招牌,装修的古色古香,一进门就能看到从天花板到地上的中医药馆存放药材的那种方方格格的柜子,在这里我就不写这个中医馆的名字了,因为我也查了,这个品牌的养生馆确实是老中医,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名气是真的有名气,特别是在北京,不能再说多了,很多人应该也猜得出来。
进去之后,中医馆大厅坐着不少的人,好像今天有什么活动要进行,前台有两位接待的小妹妹,我径直地告知前台小妹妹预约信息。后面就出来一位穿着粉色上衣黑色短裙的何主任把我叫到一个独立的小房间,告诉我,今天院长从北京过来,但是他呢,要先上一个小时的课,然后才有时间给你看诊,这里我又意外了一下,院长亲自给我看诊(预约的时候也没有说明由哪位医生问诊)。我问,具体是什么内容的课程。何主任说,就是一些教你如何养生类的课程,也就一个小时,你听听也没有什么坏处,就当来学习的。抱着来都来了(中国人,笑),听就听呗,反正做好油盐不进的心态,他讲他的养生课,我听我的。
于是,我被带到一个小教室里面,里面已经坐了一些人了。何主任说,今天人很多,都是冲着院长来的,你先找个位置坐下,到时候好位置都被其他人挑走了,她指着后面位置还摆放着需要临时加位折叠的椅子。因为没有戴眼睛担心坐在后座看不见黑板上的内容,就挑了第一排的位置,离开课还有一段时间,墙上的屏幕上在播放这家中医馆的文化历史宣传片,由于太无聊,我拿出今天包里带出来的英国作家王尔德《道连.葛雷的画像》看起来。
到了下午两点的时候,有一个人说是院长助理的人走上来又讲了一些这家中医馆的企业文化之类的话,院长姗姗来迟地上台了。说实话,这家中医馆的历史、文化和传承很了不起,听得底下的人热血沸腾的,有一种多年以来以前的养生都白做了,钱也白花了的感觉,我自己都觉得这堂免费的课还不错,学到了一些医学上的粗浅知识,用桌子上的笔和纸记了不少的笔记。
不可否认,院长本人的讲课也风趣幽默,一上来就问我们认不认识他,在场的人没有一个人说认识他。他说,一看你们就不看电视。这是实话,现在谁还看电视,特别是在一心只想搞钱的深圳。他说,他在中央x台、上海x台等等有中医养生节目,类似百家大讲台,只是讲养生类的,还拿出几本已经在各大书店卖的书翻开封面内折那一面有他照片的那个地方,问底下的人,那个照片的人是不是他。我以为他要宣传卖他的书,书再贵也就百来块钱的事,还好。课程大约进行了一个小时多,前期介绍他们在北京中医馆的两家医院,坐诊的专家们,特别是专家们,都是很有来头,说出来都是可以吓死人的那种。屏幕上放出一张照片,不让拍照,其中照片前排坐着四位女中医,说是中医的第三代传承人,是为我们祖国历代职位最高的人看病养生的。照片里有一位女专家中医,听说她的家就在天安门正对门向右还是向左的四合院里,听得底下的人连连惊叹不已,这样的讲述贯穿在整个课程中,感觉听了这堂课就价值百万。课程内容就不累述,课程最后,院长说,今天有6位幸运的人预约了他的号,这6位是有生以来最有福气的人,平时如果到北京找他看病,没有几个月是排不到号的,今天他免费义诊,而且只有6个号,多一个都没有了。底下约到号的人一阵欢呼,没有约到号的人悔恨不已,而我就是其中一个有最有福气的人。
课程结束后,又是漫长的等待,因为需要排号。何主任告知我拿到的号是7号,明明只有6个人约到号,但是我却拿到是7号,后面还有人拿到十几号的,这个问题我当时也没有察觉到,和一群听课的人坐下来傻傻地等着。不过,我发现了,来这里的人大部分人都是深圳本地人,因为院长在课堂上问了大部分听课人来自什么地方,除了我和二、三个人是外省来深圳的,大部分是深圳本地居民,有些就算不是深圳本地居民,也是从小在深圳长大的广东佬。
后面终于轮到我了,何主任领着我经过长长的一条走廊,来到院长宽敞的办公室,院长坐在他大班台后面的椅子上,让我双手朝上摊开搁在小沙袋上。他对我说了一些无非气虚、宫寒、肾虚、乳增、颈椎之类不健康的通用女性问题,我默默地听着,想看看他到底接下来要说什么,为了表示对人礼貌我还用眼睛一直地盯着他,我只能用眼角的余光看到何主任在旁边用笔沙沙地滑过纸张。我发现院长本人的黑眼圈和眼袋特别明显,在上课的时候我眼睛再不好使,也看得出来院长本人夜生活应该过于丰富才会出现这样的面相。
院长的声音很轻柔,展开他在课上说的能左右双手同时把脉的技能,说我天生脉细脉沉,需要好好调养,要多注意心脏的问题,拐弯抹角的试探我的经济情况,然后说了一个大概的数字,要调整好我的问题大概需要一万元左右。我很直接地告诉他,我负担不起。他这样一听,话风一转,那你要不这样吧,你可以先吃一下三七片,这个不贵,两盒下来5800多块。到这个时候,我心里其实很明白,他们这样的套路,但表现的很平静,我没有接他说的这5800多块的话。院长耐下心来问我是做什么工作的。我说,没有工作,失业了。他一听到我这样一说,一下子把搭着我左右双手脉搏的手拿下来,那个动作突然到,让我觉得以他这样见多识广的人不应该做出这样大的反应,仿佛我是一位外星来客。他用提高的声音问我,你失业了,你为什么不工作。我说,经济不好,现在工作不好找,年纪又大了。他又问,那你以前是做什么工作的呀? 我回复,做培训工作的。他似乎突然间理解了我说的这个职业(其实我是在咨询行业,并不算是全部一锅端的那个教培行业)。那你失业有多久了,你就这样一直不上班,那你的生活怎么搞,你是租房子住还是自己的房子,你老公是做怎么工作的呢? 一连串问了好多问题,我一一回复,失业有一年多了(我去年9月份离开深圳去纽约呆了二个多月,然后到南美玩到5月底才回来,在外面玩了9个多月,括号里的话当然没有告诉他),房子买得早,没有什么房贷压力,我老公也没有工作。他一听说我老公也没有工作,院长双眼瞪着像铜铃一样大,发出了不可思议的问话,你老公也失业,你们都不上班,吃什么,孩子怎么办。我再次平静地告诉他,我们夫妻两个没有孩子,吃饭省吃俭用也还好。院长听到这里,根本没有耐心再问诊了,他知道他无法从我这里赚到一分钱了。他转向旁边的何主任,她是怎么预约到号的。何主任被院长这么一问,一时有点发蒙。我连忙帮她说,是一个邻居帮我预约的。何主任连忙说,是的,是的,也是一位老客户帮她预约号的。这个时候我很清楚地知道,我要被打发走了,院长已经不想再看我一眼,疲惫地瘫倒在椅子上扶额,挥挥手让何主任让我赶紧走。
何主任送我出去时问我是开车来的还是怎么来的,我说搭地铁来的,方便,不堵车,你不用送了,你先忙,我自己能行,谢谢你。何主任舒了一口气,也不装模着样了,赶紧带着下一个号风风火火的去院长办公室了,都没有把我送到电梯口。我走出那个中医馆,因为台风“小犬”的关系,起风了,天很凉,滨海大道两旁的大树的叶子沙沙地响,我轻快的走着来时的路,很开心今天没有被忽悠,没有冲动的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