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埠,不在长江边
从汉口向荆门方向开车,过了孝感没多久,就会看到一个指示牌---长江埠。

一直很好奇,这里不在长江沿线,甚至距离汉江都已经很远,应该是府河涢水流域,怎么会有这个名字。
后来问了应城本地朋友。长江埠与长江并没有关系,历史上曾有江西商人易长江在这里开店,生意越做越大,后来人们就把这里的名字叫做了长江埠。
湖北的很多地方,历史上商贸云集之后,都会自称小汉口。这里也不例外。

小镇据说有千年历史,从易长江那时开始也有400多年了。历史上这里最多的是周边的土布生意,到了近代,应城的矿盐、石膏都从这里走水路运出。清末时德国人修了这里到汉口的公路,日军侵华时又修建了铁路,都是为了掠夺当地的资源。


因为商人众多,古镇两端都曾有戏楼,无论是京剧、楚剧、汉剧都曾在这里有很多流传。如今却没剩下什么。
当地的老人给我讲,曾经从孝感花园去汉口、去襄阳,长荆铁路、汉丹铁路都经过这里。周边的几个县反而没有车站,因此当时长江埠人很是自豪。然而现在的矿业衰败、水运堵塞后,镇子逐渐衰败了下来。长江埠火车站完全取消了客运业务。



不过历史上的繁华,还是留给长江埠人生意头脑。即使今天,在汉正街仍有不少长江埠人做生意。但镇子上的企业都不算好,曾经的盐厂也罢,石膏也罢,在合并到了中盐集团后,都变得很衰败。
然而过去的繁华历史,还是给如今的小镇留下记忆。本地有一些特色小吃。例如应城三扒,也就是扒肉、扒鸡、扒鸭,但长江埠人称这位长江三扒,认为是发源自长江埠镇。而镇子上到处都有摊位的沙子馍,武汉人称之为石头馍,用铁锅把石子烧热,做好的饼用石子覆盖烫熟,虽然其貌不扬,但是味道很赞。除此之外还有财鱼筒也比较有名,但我没能吃到。倒是吃了一碗牛脚板粉,在蔡甸叫做牛八卦、牛海底的,下在粉里是第一次见。





在镇子上,只看到两处比较古老的遗迹,一处是长江高中。有个朋友说他家就在学校门口,这里曾是孝感地区最好的中学,校友中人才辈出,然而在建校50年没多久,就因为生源不足,被迫取缔。现在还遗留有一个长江高中陈列馆,未开放,旁边一些标语比较有特色,不过没法发出来。


在车站路的岔道里,还有一处长江埠烈士陵园,并未被列为文保单位,但其中的彭铁烈士墓为应城市文物保护单位。


在这里遇到一位危老先生,曾经是本地人大代表。他将自己一生财富都用于修建烈士陵园和附属的纪念馆。在纪念馆里,看到他收藏的大量文物相关资料、书籍。据他所说,这些年长江埠一直在努力申请成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但是一直未能申请到。希望未来能够成功。






新丰美酒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渑池会 (5人喜欢)
- 南京,南京城墙博物馆 (6人喜欢)
- 高淳,陶瓷博物馆
- 武汉旅游攻略(2025新版) (1人喜欢)
- 不起眼的鹤壁 (2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