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pedia条目翻译 - 纳尔瓦桥头堡战役
时间:1944年2月2日至7月26日
地点:爱沙尼亚,纳尔瓦(Narva,坐标:59°23′N 28°12′E)
结果:德军撤退
交战双方:纳粹德国、苏联
双方指挥官
德军:约翰内斯·弗里斯纳(Johannes Frießner)
苏军:列昂尼德·戈沃罗夫(Leonid Govorov) 兵力
德军:123541人,32辆坦克,137架飞机
苏军:205000人,2500辆突击炮、100辆坦克、800架飞机
双方伤亡及损失
德军(当时估计):12000人阵亡、失踪或被俘,46000人负伤或患病
苏军(当时间接估计):65000人阵亡或失踪,235000人负伤或患病,130辆装甲车辆与230架飞机被击毁
在纳尔瓦桥头堡战役(爱沙尼亚语:Narva lahingud,德语:Schlacht um den Brückenkopf von Narva,俄语:Битва за плацдарм Нарва,1944年2月2日至7月26日)中,德方成功在爱沙尼亚城镇纳尔瓦周边地区阻拦了苏军6个月,令其无法继续在爱沙尼亚开展行动。纳尔瓦桥头堡战役也是二战东线战场上的纳尔瓦战役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则是坦能堡防线战役。
在纳尔瓦桥头堡战役中,部分武装党卫队单位拥有一些来自挪威、丹麦、荷兰乙级比利时的志愿者。因此,有一些研究外籍部队的西方学者给这场战役取了个“欧洲党卫队的战斗”(Battle of the European SS)的外号。德军中的爱沙尼亚官兵们为了保卫祖国免遭苏联再次占领而战斗。
在发动了列宁格勒-大诺夫哥罗德攻势后,苏军又接着发动了爱沙尼亚攻势。其目的在于重新占领爱沙尼亚(苏联曾在1940年吞并了该国)。尽管纳尔瓦不处在1944年苏军在东线战场的主攻方向上,但在斯大林看来,波罗的海就是将战火烧到德国人的国土上并控制芬兰的捷径。
苏军在攻克了纳尔瓦河沿岸的数个桥头堡之后,来到了德军的“沃坦”(Wotan,即北欧神话中的主神奥丁)防线之前。激战随即于1944年2月开始,于4月末停止。红军在7月24至30日的纳尔瓦攻势结束后占领了纳尔瓦城,德军向西南方向后撤16公里,开始在预先设置好了的坦能堡防线继续作战。凭借地势优势以及外籍部队的贡献,德军在苏军向波罗的海诸多港口进军的路上阻拦了他们将近6个月。
© 本文版权归 张程ZhāngChéng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