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系统思考》摘要和笔记(20231002)
我们在世界上会遇到三类不同问题:简单的(simple)、繁杂的(complicated)和复杂的(complex)。简单问题,就是步骤明确,一旦掌握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如按照菜谱去炒一个菜;繁杂问题,就是包含很多专业任务或一系列难题,但是可以把它们分解为一系列小的问题,逐个攻克和解决的问题,如登月工程,这种问题需要多个研究队伍、多个专业的研究专家参与;复杂问题,其中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和动态变化,就像养育一个小孩或者经营一家企业,必须时刻准备应对各种无法预测的状况。相应的,系统思考更加适合解决复杂的问题。 更进一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奥托·夏普教授将复杂性问题分为三类:社会性复杂、动态性复杂、涌现性复杂。1、社会性复杂 某些问题从技术角度看,可能并不复杂,比如我们要在A点到B点之间修一条路,勘察与设计、施工等都不成问题,但是这一问题涉及多个利益相关者,他们之间的关系众多而微妙,利益诉求、观点也可能存在很大差异,存在直接或间接、显性或隐性的冲突,导致难以找出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合理的解决方案。 2、动态性复杂 有些问题涉及的主体虽然不多,但影响该问题的因素以及受该问题影响的因素众多,且彼此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或因果关系,甚至因与果的相互影响并非表现在同一时间或空间中,导致问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不同的动态变化。 3、涌现性复杂 有些问题涉及的利益相关者模糊不清或尚未确定,也很难梳理出导致该问题产生的因果关系,以及该问题的可能后果,甚至问题本书及其背后的机理都还不确定或不清晰,也难以被量化,未来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 系统思考要解决的问题,包括以上三个方面。三类复杂性问题需要采用不同解决方案。 对于社会性复杂问题,主要采用大规模群体对话技术,通过促进不同利益参与者之间的有效对话,让大家看到全局,增进彼此之间的换位思考和相互理解,促成有利于系统整体利益的解决方案的达成。 对于动态性复杂问题,则需要利用诸如系统动力学等系统思考技术与方法,搞清楚影响系统行为动态变化的驱动力及其相互关联,从而找到关键的“杠杆解”或“根本解”,争取以较小的代价实现系统整体功能的改善。 对于涌现性复杂问题,既需要同时具备以上两方面的技能,也要着眼于未来,在持续展开的社会现实中保持动态演进。 要想利用系统思考的原理、方法与工具来解决复杂问题,就要遵循特定的步骤。根据我的经验,概括而言,利用系统思考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如下 1、设定问题,描述事件 要想利用系统思考来解决问题,首先要定义你想分析的问题。如果问题选定不当或对欲分析的事物不清楚,无论工具多有效,分析的结果都会大受影响。 选择的研究对象最好是企业或团队面临的较为普遍的现象,或重要的、有价值的问题,也可以是长期存在、反复发生的问题。这些问题要涉及多个利益相关者,它们之间存在相互的关联,并且有一定复杂变化的动态,相对复杂,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这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尽可能找到那些根本的、全局性的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一个问题解决可以解决其他大部分的问题。】 2、收集相关信息,识别行为模式 对于一个问题,掌握的相关信息越全面、重复,就越有可能认识的更清楚。就像《孙子兵法》所说: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也就是说,要想取胜,必须在行动前全面、深入、动态的认识这一问题。 具体而言,收集并分析信息包括下列三个层次。 有效理解和收集事件层面的表层信息。对于复杂系统而言,事件本身可能就是纷繁复杂的。为了准确理解并把握系统结构,就要进行有效观察,广泛收集事件层面的信息。 把握事件中蕴含的关键要素,利用行为模式图等工具,分析事物发展变化的动态信息。 收集潜在的影响信息,比如政策、隐含的假设、规则等。 3、分析结构,确定变量及连接,绘制因果回路图 在确认了问题并收集了各方面的信息之后,我们就可以对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和PST不同,SBP主张从系统的行为模式出发,进一步深入分析系统内在的结构,找出关键的影响因素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联关系,并以“因果回路图”的方法来揭示系统的结构。 4、反思、浮现并改善心智模式,找出“根本解” 基于经过优化的因果回路图,团队可以充分讨论,以协助团队成员改善心智模式,并找到应对复杂问题的创造性解决方案。 利用因果回路图浮现心智模式的方法如下。 第一,审视因果回路图中关键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每一个连接背后都隐含着人们特定的看法、逻辑、规则或假设。……逐项反思变量的设定以及连接的属性,就可以检视出自己隐藏于内心深处的心智模式。 第二,特别留意他人的不同看法。每个人都有特定的知识、见解与偏好等,因此他们对于变量的设定以及连接的属性都可能有不同看法。留意这些不同看法,对于意识到自己内心深处隐藏的固有心智模式是非常重要的。……应以开放的心态和探询的精神,反思自己的心智模式,并检视、改善。 第三,留意那些令你“纠结”或困惑的两难状况。 经过深入的反思,大家增加了相互理解,明确了系统的目的,之后,可以集思广益,寻找各种可能的对策,并对其进行评估、推演,考虑它们可能产生的不同潜在影响或“副作用”。最终经过权衡,选择适宜的解决方案。【检查并反思自己的心智模式,需要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对那些令你特别为难、纠结甚至痛苦的事件应特别重视,因为它们正好反映了你心智模式中的某些特点,对特定问题的条件反射是真实的反应。如果能够有效的反思,并纠正其中的不合理之处,可以极大的改善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式,更有效的处理好各方面问题。】 应尽可能选择那些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根本解”,或者有的时候,存在只需要在某处施加一些小的力量,就可以取得全局性、持续性、根本性改善的“杠杆解”。 在考虑解决方案时,虽然应该主要考虑自己可控的因素,但也不能只局限于本位,而是要站在整体的角度上思考,统筹协调。有时候,“杠杆解”未必在你自己可控的范围内。——“第9章 睿智解决复杂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