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洛克 赵无极
波洛克之滴画法——非理性的结构组成非理性的形象。它的作品是带有情绪的,或谓激情外溢。波洛克转换风格前的精神困顿期,其之无出路,并非Theodore Wahl或同时期诸画家脱颖而出的部分作品造成,给其带去困扰的大抵在两个方面:一是欧洲艺术思潮在美国的影响,虽然其在地没有如彼岸那般激荡和快变,然层递层新的思维和视觉冲击实无可回避;二是其前期绘画有着严重的结构性缺陷,那些呈几何的立体的具象表达——基本未能摆脱本顿的阴影,虽然各自在绘画表现上有可辨别的界线,但也有明确的结构因袭。所以,后之滴画法,具有去核去中心的特征,如此,亦是彻底的自我背叛的一个过程。
赵无极之甲骨文时期(系列)——以理性的结构造就理性与非理性交织的形象。 遂其系列就存有远古文化约束和自我意识压抑的双重特征。当然这是他转向抽象创作的其中一个过程,从很大程度来说,他的甲骨文时期,是通过对保罗·科利的符号置换来实现的。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