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11
没记错的话上一次去看演出好像是俄罗斯后朋乐队MOTORAMA第一次来上海演出,在育音堂。
人山人海,我坐在门口高脚凳上抽烟,想把妹把不到。哈哈哈。
领导在里面第一排嗨。
后来MOTORAMA第二次来上海,应该是今年上半年,票子都抢不到,也懒得找社会关系去搞定这种事情。
昨天晚上Marcin Wasilewski Trio上海第二场,JZ CLUB,一个红三代开得场地,优秀。
本科兄弟杨总是文化人,弄了第一排小圆桌,三个座位,我拉着领导一起去听。
领导是一个实际年龄27岁的年轻人,用他的话说,自己17岁的时候就长得像37岁了,可以听爵士了。
晚开始十分钟,早结束十分钟,十点半已经可以现场购买唱片然后签名合影了。
这个波兰顶级爵士乐团成团27年,全部唱片都是欧洲第一爵士厂牌ECM发的,有一定的道理,东西都不错。
已经不买CD很多年,但是人家只带了CD,没有LP,勉为其难支持了一把。
晚餐在淮海路利苑腐败了一顿,非常标准的大众点评4分餐厅,没啥惊喜,但是全部点都到位,火候,调味,控油,服务,唯一不足,菜量太少,4个人吃了十几个菜,我买单1788元才勉强吃饱。
当然我战斗力不行,吃得也不多,酒也就是喝了100ML红酒。饭后散步去看演出,右下腹还有点很温柔的绞痛,到凌晨4点才消停。身体是真折腾不起了。
看演出送的德国雷司令巨难喝,还是自己带的加州白葡萄酒好喝。
喝酒啦,真的还是要自己用心挑选。
母公司法人张总最近发了很多优质的单子给我,周四晚上请母公司实际控制人我大哥吃大王蛇,安排了一支靓次伯酒庄2010正牌。
内心在滴血。。。
我喜欢的日本爵士也好,欧洲爵士也罢,都是美国资本,势力,权力,审美等殖民后的产物。
就音乐而论,足够悦耳,但是深层次一想,为什么我们没有优秀的爵士音乐家?
玩好自己的唢呐,二胡和扬琴吧。